(日记转回影评,原文写于 2018/11/24)

当片子里的元素和意象过于熟悉时就不知道写什么了,但是还是啰里八嗦写了一堆。又不让我发短评,那只能发日记咯。

————————————————————————

幽默也好,轻蔑也好,旁白催眠也好,起伏平淡也好,到头来,大佛普拉斯还是在引导你回到这个残酷的现实中来。肚财啊启文啊,阶层啊政治啊,都是在告诉你,握着资源的人所趋之若鹜的地方,永远是资源更多的地方。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像万有引力一样地把资本和权力集中又集中。而这残酷吗?不好意思,自然规律不和你说残酷不残酷。资源只有被用在资源最多的地方才有最多的产出,这是实践告诉我们的规律。贫富差距,教育倾斜,都是马太效应。是的,黄信尧就是在告诉肚财和菜脯,你们别想了。这个社会真的不把你们当人看,你们没有所谓的资本,你们没有所谓的权力,更重要的,你们没有作为人的标志——思想——你说有?有也不重要。有资源的人,无意识地,用力碾压着这个社会里最广大的一群人。这就是社会最无助的地方,他没有办法改变自己。因此,这就是社会最深刻的悲哀。

要补充的是,黄信尧的厉害之处其实不在于他精妙,诙谐,充满对比的艺术手法,也不在于他把社会的这个问题指出来了。他厉害的地方是,他是站在这群不被人当作人的人中间把这句话说出来的。也许他现在并不属于他们,也许他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他能真真切切地以这些人的口吻说话,我觉得少有人能做到。这是需要环境和阅历的。

接下来这一段是很有必要的。不仅仅是为了做rebuttal,而是真的要感谢我们国家在抗争这一条无奈到悲凉的社会规律时所做出的努力。也许为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整体的最快进步,资源的配置必须是倾斜的,但保有“人性”,从来不忘掉“拖后腿”的那些人,是我们的政府所做的最正确的事情。

现在的电影都是拿只陈述不评论的形式作最深刻的批判。台湾的例子尤其多:越冷静,越戏谑,就越沉痛,越激愤。马后炮地说,这也是一种台湾问题严重性的反映吧。我们蔡总还是像现在这样嘻嘻哈哈,舔舔美利坚就想混日子是要吃苦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