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佰》,是我疫情以来第一次去电影院,电影的故事与特效,至少给我的今年第一看递交了满意的答卷。

自从点映开售以来热度与日俱增,今天终迎来正式公映,即将面对全国观众的考评。

点映和预售票房早已突破1亿,对于刚复苏的影业,它算是开了个好头,然而看过的人们产生了极大分歧。

有人说它是近年来最好的战争片,不记得多少次热泪盈眶;有人却说它是虚假空洞、强行煽情,关于电影的争论从未停歇。

当然每个观众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但希望你是在认真观影后,有属于自己的判断,而不是随波逐流。

...

电影《八佰》主要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的故事。

影片中,这场战役的残酷与壮烈贯穿始终,准确的说应该是惨烈,为了鼓舞士气,四百多的士兵对外宣称八百,史称八百壮士。

面对敌人一次次的突围,将士们顽强抵抗,一个倒了后面的人立刻补上。

电影最成功的地方,是用小人物的视角,多角度展示战争的原貌,有人贪生怕死,有人视死如归,还有的人在战斗中长大。

但他们都是这场战斗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一个人的影响很小,但汇聚起来就是历史的长河。

...

在四行仓库的对面是外国人的租界,只有一河之隔,区区几十米,但又相隔那么远,一边是天堂,另一边则是地狱。

看似迥异的两个地方,因为心中对国家的爱联系在了一起,赌场看守“刀子”誓死传递通讯线;观望的教授拿出藏枪支援抵抗。

租界还有更多的普通民众捐钱捐物,虽不能直接加入战斗,但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在仓库坚守的士兵们,则更加值得敬佩,他们也有害怕和恐慌,初次面对敌人时也会有“瓜怂”的表现。

然而,在大部队和民众需要他们时,又义无反顾的留在了最困难的地方,不惜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敌军凶横的突围。

就如同电影所说: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中国战胜外来侵略者,靠的就是千千万万抛头颅洒热血的国人们。


...

请铭记那些为国家付出的人们,记住战争的残酷并不是让仇恨蔓延,而是更加珍惜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

一杯敬英雄,一杯敬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