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了一场观影交流会。”
“收获呢?”
“两件T恤。”
玩笑归玩笑,既然提到收获,我想重新组织一下语言,回答这个问题。
电影叫做《秋田》,听起来像条犬。英文名The Fall可能更好理解,fall意味秋天,也是下落。影名已经高度概括了影片,讲述一个中年男人的生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果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四季,20年为一季,那么四五十岁就是秋季。秋季本来是收获的季节,看起来也的确颇有硕果。可以算得上中产阶级的老林,有着自己的小公司,妻子出国,儿子也高考完去往美国留学,甚至还有自己的小情人。
但是他苦笑,这都是什么莫名其妙的花,结的什么莫名其妙的果。这个阶段的自己,困顿与无奈也都自己才知道。
像锡兰的电影一样,《秋田》很沉静。但是沉静下面暗流涌动。公司的订单追不回款项,得力干将辞职回家,妻儿都离开他奔往异国,连情人也决定嫁人,他不愿移民团圆,因为不想活了大半辈子,还努力去做别人家的人。
他是个老油条,多年的生活和生意将他打磨的很世故,未说完的话已经不必说,他知道结局已经定下,而自己没有生气的资格。
他也有自己的茫然和无奈。无论到哪个人生阶段,人都是第一次经历。第一次做人,第一次做爸爸,第一次做老板,第一次来到中年。我们没办法要求人到了哪个阶段,就应该怎么样,毕竟这对于我们来讲,都是陌生的阶段,没法重来,也没法预知。
所以他无法灵巧的玩转自己的中年,虽然自己看起来小有成就。每天出门都一遍遍确认东西带好了没,走出去再回来确定门关好了没,每天晚上都要坐在沙发上喝点酒才能睡去。有点机械,又有点笨拙。
影片最大的特点是真诚,而真诚才是最好的。你不能强求老林有着完美的人设,就像你也不会强求自己事事都能做得好。
可能我还小,按照人生四季说法,才刚刚进入夏季不久,刚从一粒幼小的种子成长为一棵生机勃勃的大树,但将来会开什么花,结什么果还未可知。所以也不能深刻的体会到下个阶段的人生经历。年龄是其一,另外性别不同也让人无法太感同身受。
但是即使这样,作为第三人安静的立于影像外观看,仍然觉得,在中国,这样一个中年男人的生活刻画的很真实,而且那些老林身上的孤独感若隐若现的感染着你。
这种感觉,就像看《百年孤独》时,可能对魔幻复杂的剧情无法有很深的体会,但是那漫长岁月里的人的生活繁衍,透出的浓重的孤独感却显得真实又深沉。孤独感这种感受,大概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
回到开头,说看完的收获。
好像也没什么收获。可能它太真实,不像是演出来的影像,只是沉闷的中年生活里的一地鸡毛。但人生可能就是这样,如张爱玲所说,像是爬满了虱子的华丽的袍。
也许再过二十年,再回头看这部电影,会有不一样的心境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