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是一部不及格的片子。

开头故事交代不清晰,完全不知道前20分钟想讲什么,甚至连台词都很混乱,只听到满屏幕的吵闹,但是找不到说话的人。其实这段时间可以是个很好的铺垫,把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讲清楚,给主要人物多些镜头。

人物僵硬,没有成长,除了欧豪,其他人物从头到尾的单一。魏晨就是一直在吼(吵得要死);李晨就是一直是个暖心哥哥(皮影这么好的元素,并没有用好);团座在前半部分,我甚至没有看清他的脸,镜头到他那里,要么在背后,要么在侧面(怀疑是因为演员本身台词口型对不上),存在感弱到忽略不计;河对岸的群像,太繁杂了!没有重点,妓女,赌场老板,刀子,黑帮,唱戏的,记者,外国人,学生,国军,普通上海人,教授……这么多人,全部一股脑塞到对面,然而镜头一共就这么多,分到每个人身上,根本不足以把人物本身立起来,于是就变成一锅乱炖。——对岸的人应该更复杂才对,有支持的,肯定也会有担心殃及自身的,如果大家觉悟都这么高,“何至于此”。还有很奇怪啊,姜武这个人,从头到尾没表示他会唱戏,到最后,突然在楼顶唱起戏了;王千源呢,如果我没记错,他肚子上中了一刀,但是后面,这伤对他并没有什么影响(主角光环?);“算盘”这个人物,就更加多余,他从头到尾都是贪生怕死的,最后也逃出来了,所以他的意义何在?表现中国人的劣根性?

有些镜头晃得离谱,不知道意义何在,比如记者和外国人交易完之后,从巷子里一路走出来,摄影机跟着他转了一圈,最后定格在一个刚从汽车里下来的人身上——所以这个人是谁,并没有交代(虽然后面有表现他是黑帮头头)。不懂这个长镜头的意义在哪里?

我没有数,但是片子里枪战有好几场,但是,对比下来,并没有什么区别,一样地吵,一样的混乱。

台词过于简单,力度不够,其实很多地方,如果换换台词,完全是不一样的效果。例如读家书那里(我能想到最煽情的家书,是“三尺之躯,以许国,再难许卿”);还有王千源和姜武告别那里,俩人讨论了一通“女人的滋味”后,便没了。两个“逃兵”,最后都留下来了,他们的想法是什么,多适合上价值啊!台词单调到,我看完整部电影之后,竟回想不起来任何一句经典台词(其实姚晨有一句很好,但是这个人设也太单薄了,这句话说出来,就没有什么意义和说服力。)

导演过于理想主义,开头的白马,一出场就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到后面它和小湖北,团座的关系,以及在小湖北的想象中成为“赵子龙”的坐骑,都显得过于理想化,往直白了说,就是出戏。尤其是后面,它被团座骑着,去和日本人谈判,我心里想的是,在电影里跑了几天的白马,终于派上最终用场了。理想化的还有升旗,当旗在尸体的拥抱下站起来,大家喊着“中国不会亡”,“中华民族不会亡”的时候,我瞬间出戏了,尴尬的,这句话,在另一部电影里用过,而且用得更好。(我是在B站一个七分钟近代史剪辑里看到的,即使在那里,运用得也比《八佰》好的多)。

有人说这个电影很感人,这点我倒是承认,尤其是士兵们排着队从楼上跳下去炸日本人的铁皮方阵,我终于把自己逼哭出来了。——这是全片为数不多,既燃又感人的镜头之一。

电影戛然而止的也很不是地方,不过倒也对称,毕竟连开头也不怎么称得上是开头。

最后,想说这部电影明星也太多了吧,走马观花。很难不让人怀疑拍成这样,是不是资本介入的原因。而且真的很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