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听到黄渤饰演的父亲说:我金陨石的女儿被祸害了,这就是个笑话!

当我听到他说:这孩子,皮实!

我就被一种隐隐的愤怒击中了。边看电影我边想,他到底是爱还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你说他爱孩子,他虐待孩子的宠物,丝毫不尊重孩子的感情,他粗暴的对待孩子,明明知道孩子怕水,也会把她扔在水里逼她学游泳。你说他不爱孩子,他每天辛辛苦苦的出去打鱼,赚了钱送孩子去日本留学。

看完了电影,我又来豆瓣底下把影评刷了一遍。部分朋友认为,娜娜实在是小题大做,她既没有受到虐待,又得到了充足的物质条件,用他们的原话是能去日本留学,已经超越了90%的家庭了。

坦白讲,我是可以共情娜娜的。我很赞同楼里一位高赞博主发的帖子,他是这么说的,逼疯东亚孩子的,并不是父母的粗暴对待,而是这种粗暴对待后又流露出来的爱,这才是让东亚孩子发疯的根本原因。有的朋友说金陨石每天出去出海捕鱼,这么辛苦,难道娜娜看不到吗?也许正是因为看到了,所以她才无法责怪自己的父亲。背负着这么沉重的爱,又没有得到善待,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正确理性的处理自己的情感需求。

怎样评判父母是爱孩子的,孩子想要父母怎样的爱?这个问题在我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回答。曾经的我认为父母起早贪黑,努力赚钱,把最好的都给了孩子,这还不叫爱吗?至于他们不理解孩子,不尊重孩子,这不是他们的错,也许他们是受了时代的局限,他们在长大的过程中就没有被善待,所以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已经在自己的认知中把最好的给孩子了。但是后来当我不仅见了更多的孩子,我也认识了更多的父母。我见到了真正被富养的孩子的精神状态,也看到了虽然贫穷,但是对女儿视若掌上明珠的父亲;我见到了爱而不得陷入苦境的孩子,我也见到了连这个诉求都不敢说出口,变成了他们父母的样子的孩子。我渐渐的感到,答案也许并非非黑即白,也许会不会有另外一种可能性:爱,但不多。

以前看电视里面的叛逆富二代,他们有那么多的零花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为什么偏偏要父母的陪伴呢?当然了,因为父母给的物质基础只是一个最低,最基本的条件。在达到了上限之后,物质财富的增多并不会对孩子造成更多的帮助。只有父母对孩子的接纳和尊重,才能给孩子一种不会被抛弃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在孩子还不能独立生存的时候尤为重要。只有这种充满安全感的亲密关系,才能帮助孩子塑造完整的自我意识,孩子长大之后才能充满勇气的面对未知的世界。

感情诉求是人类美好的追求,更是子女最根本的需求。这个问题从结果看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但是从原因来看,只是有感情的灵长类动物幼时最需要的情感链接。子女想要什么样的爱?只不过是他跌倒的时候,你拉他一把,他难过的时候,你支持他,在他展现自我的时候,你接纳他。

涉过愤怒的海 (2023)7.22023 / 中国大陆 / 剧情 悬疑 犯罪 / 曹保平 / 黄渤 周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