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院

现在是2024年4月15日8点32分,我正在影院,不过已经不想看下去了,就写个影评吧。

首先是剧情上的硬伤,开头就表达母子两个人的不幸来源是父亲的“失踪”。但是这个父亲的状态一直让我迷惑,要是他抛家弃子,绝情断义,我能理解,或者他遭遇不幸,渺无音讯我也接受。可为什么孩子能轻易找到他的遗物,遗物里还有父亲给他雕的木雕。这个疑惑一直看到刚刚最后一幕,我找到原因了,我觉得导演是个傻子。当然电影剧情不合理很正常,这个瑕疵我们待会再说。

其次是矫揉造作的旁白。我理解有时候为了“文艺感”加点旁白,把人物复杂纤细的内心情感想法表达出来是很正常的。但是,本片中强行给男主上了很多内心旁白,文青味十足,尤其是把生命和树强行捆绑的说法和后面主角背母亲进山的行为,“味”太冲了,令人作呕。

如果仅有以上问题,其实本片但也还算中规中矩,其中关于母亲在传销过程中的心态转化确实是不错的点。可惜,母亲走向癫狂的那场表演,让我涌起的那些好感瞬间清空。虽然我没看过《小丑》,仅看过一些片段,但我愿把上述那场戏称之为拙劣的模仿。从妆容,服装,灯光,甚至台词和镜头(我不确定,但是我看着很不协调),把很好的主题太过庸俗地表达出来,就像印度料理一样,本来是很好的食材,结果被捣成了一团糊糊,灵魂玛莎拉还被换成了导演的低级构思。

具体表现就是到了后期,导演开始发神经了。首先是传销集团莫名其妙暴雷了,明明高层内讧已经被控制住了,结果女主闺蜜弟弟被打,闺蜜跳楼,女主也发神经,莫名其妙。然后是陈建斌饰演的钱老板,一会怂,一会有担当的,人格分裂。最神经的是我弃剧时的剧情,男主为了治疗母亲,把她背到大山里(是的,为了呼应导演在旁白里强行加的联系)。然后男主摔倒了,把妈妈摔在一边,结果他抱着自己的手在那大呼小叫,看得我黑人问号?立马弃剧。在我写影评的时候,男主一会迷失在森林里,一会沉到湖里,他妈还在湖底飘着。然后他们又在溪边,远处走来老虎,妈妈醒过来,扭曲身体爬起来,拙劣模仿老虎,然后怪叫。接着妈妈就好了,赤身在山洞里洗澡。这里已经很扯了吧,后边还有更扯的,男主后边从一座庙里出来,庙里有个声音问他是不是找何山(男主失踪的爸爸),然后说我们这有人认识他,我去叫他。接着就是一个跨过门看雷峰塔的照片(是的,导演甚至不愿意放个空镜头,里面的树叶都不动)。我打分的时候,还没有后边这段,现在我想打一分。

吐槽了这么多,现在说说优点,是的,这部片子其实是屎味巧克力。本片中出现的骗局有两个,一个是骗老年人的陪伴医广,一个是骗失意者的传销。如果说骗局也是一种产品,那么他们对准的就是这些社会边缘群体。因为这些人群缺失了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所以在我们看来特别显而易见的骗局,恰恰击中了他们内心的软肋。女主被她的闺密喊上台来,被那么多人呼唤着她的名字的时候,我想这一定是她这苦痛的人生中极大的安慰。在不了解一个人所经受的苦难之前,我们没有资格居高临下的评价他。甚至说我们永远没有资格去居高临下看待任何一个人。

在今天我骑车去电影院的路上,我正好在听法山讲,为什么要废除刑讯逼供。就是那些主张可以刑讯逼供去给所谓“罪犯”定罪的人,总把自己带入执法者的角色,可是在真实的世界里,你我大概率都是狼牙棒下的那个头盖骨。没有人能在真实残酷的刑讯中坚持不认罪,你我在那些失意者的处境中,也不一定能表现的多好。

当然,我们也不需要过于同情那些选择邪路的人,世界上失意的人千千万,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凭借自己的劳动去追寻幸福。面对世界的不平,我想我们需要的是社会的改革,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