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银河写手》是2024十分有趣、很值得聊一聊的一部电影,江湖电影有幸,Lydia专访了这部轻巧灵动佳作的主创——

专访对象:导演编剧李阔、单丹丹;编剧高群

果然,聊完才知道,《银河写手》除故事本身之外,背后的创作故事也如此有料,令我们共鸣且感动。

为什么这部电影会有一种如此真实、平静自嘲的发疯感?

原来《银河写手》是“七八年不成功”独立创作道路上的坚持与挣扎的产物。

一部小体量的作品,居然能激发出演员们三顾茅庐般的试戏热情和人戏合一的表演投入。

看完这篇专访,会更懂也更喜欢这部电影。可能还会带点小叛逆对外表态——“没有成长,也是一种成长”。

...

【如果我们混得特别成功,可能就没有《银河写手》了:独立了六七年没有署名作品,先结婚冲喜,再参照身边人创作】

江湖电影:为什么会开始创作《银河写手》?当时处在什么样的一个人生状态或阶段,比如“起”或“落”?

单丹丹:创作这个作品是在“落”的阶段。我们三个人,当时都没有一部“编剧署名是自己”的作品。

那个时候,我们身边有一群朋友,都生活在北京,有数不完清的笑料、包袱和故事,我们就想,为什么不写一个关于身边的朋友的故事呢?像之前《独自等待》《奋斗》这种写在北漂年轻人的剧,观众都很喜欢,但反观近十年,好像校园剧更多,但真正在大城市里拼搏的题材,特别是电影作品,就比较少了。所以,我们三个人就想做一个都市生活具象化的年轻人故事。

江湖电影:创作《银河写手》当时的心境如何?有人辅助帮衬吗?

李阔:当时是处在“不得不做”的情况状态。我们2020年时,在First参加了创投的一个剧本,两年半之后失败告终。剧本主人公是一个中年人,可能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走入他的内心,感觉距离很远,所以23年5月的时候失败了,之后我们就一直在想要做什么。我们感觉那年运气特别差,想冲冲喜,于是就结了个婚(李阔♥单丹丹)。

7月结完婚后我就把他(编剧高群)叫到老家来。高群下了飞机就赶来了,我们都感觉很迷茫,不知道未来在哪儿。那一天晚上,我们在一家烧烤店决定写这个剧本,写我们最擅长的喜剧。对于一个熟知的领域,我们可以将周围的朋友作为原型,融入故事。所以《银河写手》就诞生了。

...

单丹丹:确实是孤立无援,但是好在我们有三个人。生活中我们是朋友,工作中我们是搭档。如果把我们三个人分开不会有现在的效果。

江湖电影:那几位在创作阶段会吵架争执么?

高群:吵架是一定会有的,有的时候可能会从剧本上的语言博弈上升到人身攻击。我记得有一次,因为一个喜剧包袱,大家有的觉得好笑,有的觉得不好笑,然后就吵起来了。接下来还是会有争执,但我们已经非常默契了,很多时候都能知道彼此想要的,后来创作上也越来越顺。

江湖电影:很有趣,那拍摄过程中会吵架争执么?

单丹丹:没有。我们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对镜头质量的要求是蛮高的,所以大家只能拼命干,没空吵架争执。有时演员会很辛苦很累,我们还需要给他们去打气,让他们去休息十分钟,回来之后元气满满,继续拍戏。

江湖电影:除了创作《银河写手》,当时如何(获取收入)生存下来的?

单丹丹:就是接甲方的活。前面就是一直在接甲方的,我们都有认真做,但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有做出来。你知道,编剧的项目流产概率其实是达到90%以上的。如果一个项目能到见导演、见演员的阶段,这时候已经建组了,立起来了。可是在编剧的手里时,它是一个项目最初一个孵化的阶段,随时都有可能夭折,既有自己的问题也有项目的问题,或者有可能就是运气因素影响。七八年了我们一直在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地做乙方,可就是没能做出来成绩。许多观众看完电影说,我们好像是一个乙方的嘴替,其实这全都是来自我们真实的生活体验。

但是,后来我们把《银河写手》做出来了,把我们前面这七八年的生活经历、做乙方的感受放在这电影里。我突然觉得,好像这七八年就是在为《银河写手》去做一个铺垫,它就是我们人生经验的积累成果。如果没有这七八年,假设我们做委托创作做得很棒,但凡有一个作品播出来了,可能就没有《银河写手》了。

...

【被拿捏的手势,反过来也是OK】

江湖电影:片中宋木子“掐指决定世界是否有声”的设计特别灵且妙——在他的手指张合间,世界就可以开麦和闭麦,所以这段情节背后有怎样的创作心路?

高群:这个情节源自一段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在《银河写手》写到有1/3的时候,我得了重度焦虑症(惊恐发作),也就是(电影)里面那个病,包括那个病例也是1:1复刻的我当时的病例。当时我的注意力就只能在我的手指,所以我没有办法注意到我工作当中。两位导演希望能找到办法帮助我从中间走出来。于是我就回到了鞍山我的老家去创作。把《银河写手》剧本创作完以后,我的病也好了,大致是这样一个过程。

单丹丹:(宋木子掐指这个动作)这样看起来是被这个世界拿捏了,但反过来说就是一切OK。(开闭麦这个设定)源自我们这个行业会开各种剧本会,有时候一天下来,脑子里已经灌满了甲方的各种意见,脑容量已经满载了。虽然我还是在认真地去倾听,但我知道自己的“储存器”已满载。当时我就在想,如果这世界有一个开关可以让全世界闭麦瞬间安静下来该多好。就把这个想法和高老师探讨了,他也觉得这个设定很好玩。因此,我们就给这个手势赋予了一些“技能”说它可以开闭麦来隔绝这个世界的嘈杂,还自己一片宁静。

高群:我们想把注意力聚焦于当代年轻人的压力。当下存在的越来越年轻化,中年危机现在变成青年危机。对于打工人,应该给予他们有一些关怀,我们设定的时候有很多这方面的想法。

...

江湖电影:很好奇电影里还有哪些故事是有原型的,比如“两男一女”的出轨故事有原型么,在现实里你们是否会给出轨的朋友搬家(笑)?

李阔:出轨是虚构的,但是当然有爱情的地方就会有背叛。现实中遇到的话,放谁身上都是个烫手山芋。

单丹丹:要看我们和这朋友处成什么样,看这三个人当中我和哪个人更熟。

高群:这就是一个难题。我们创作的时候就想过,所有的年轻人应该都遇见过这种情况。大家都有固定的圈子,如果圈子中的a和b闹了矛盾,你不得不做出选择,自己一定就会觉得很矛盾。

...

【一开始很抗拒宋木子,后来觉得“真香”:从来没见过宋木子对一个戏如此认真,

如此执着于一个角色】

江湖电影:为什么会选择宋木子、合文俊这样的喜剧人,来出演编剧这样和他们自身有点反差感的角色?

单丹丹:我们想要打破大家对编剧的刻板印象,比如:格子衫、戴眼镜、文质彬彬。但真实生活中的编剧是千型百态的,有留长发的,有纹身的,也有喝酒烫头的。

其次,合文俊和宋木子是有创作能力的,好的喜剧演员一定是会写剧本的。他们一直参与创作小品和综艺,因为他们要把这个感觉演出来,所以,他们两个也都算是编剧。

李阔:一开始,是宋木子在朋友圈看到了我们的组讯,他给高群打电话——他和高群的关系最好。然后宋木子开玩笑地说,为什么不主动找他,当时,高群想都没想就说不适合,让宋木子不要来。

高群:我说“不合适,你别闹”。

...

李阔:后面在他的一再坚持下,进行了一次试戏。其实试之前我们对他都很抗拒,我们都觉得他那种表演让人很难hold住,没想到他试戏表现还很不错,当时我就怀疑高群是不是给他开小灶了。我还是会有些担心,因为这个角色的戏份太重了,他有大量的旁白,如果他扛不起来,这个戏就散了。

没想到,后来他从不同角度又试了四次戏,结果都还不错,最终我们再三斟酌,还是定了他。宋木子后来都有些疑惑,打电话问高群为什么让他反复试戏,能不能给个准信。

高群:我和他认识很多年了,从来没有见过他对于一个戏如此认真,如此执着于一个角色。他为了面试,拉着一个行李箱就住在我们附近了。每天我们面试的时候他就过来,只要我们安排了面试他绝对不会缺席。他的认真和执着打动了我,他的试戏表现也受到了两位导演的认可。

江湖电影:那看来这个宋木子老师在拿到咱们电影片酬之前,自己还有不少沉没成本投进去了!

单丹丹:因为他真就一直待在组里不走,我们给别人试戏的时候,他也热情地帮忙搭戏。他除了演的好,也是很有诚意的一个人。如果一个演员特别想演这个这个戏、这个角色,你是能从他身上感受到这种决心的。

...

【呈现打工人最后的体面——“自嘲和平静的发疯感”;带点小叛逆对外表态——

“没有成长也是一种成长】

江湖电影:创作伊始,《银河写手》最先确定的点是“打工人”还是“喜剧”?

单丹丹:喜剧,因为我们从踏进编剧这个行业,就在做喜剧。我们也在国内最好的几个喜剧公司里都学习工作过,有很多前辈教过我们。干了快十年,好像喜剧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基因吧。包括我们后面马上要做的作品也是喜剧。未来仍会深耕喜剧领域,用喜剧消解和自嘲困境。不过,可能会更商业更下沉,但也会有一些我们一贯的手法出现。

江湖电影:从创作者的初心出发,关于“打工人”这个题材,《银河写手》有哪些想传递的人文关怀?

单丹丹:以前的中年危机被认为是四十多岁,但是现在我们发现这个年龄提前了,年轻人到了30岁左右,似乎在事业、感情、家庭方面都需要一个交代,就有了危机感,压力前所未有的大。我是从去年《年会不能停》开始关注“打工人”题材,还有关于职场年轻人的作品,既然有作品出来,现实中一定会存在这些困境。看《年会》的时候我们特别高兴,关注打工人职场生存状态的作品越来越多,我觉得是个好事儿。

所以,我们想写身边的朋友很自然的状态,打工人的心酸只有打工人懂。而且我们把喜剧和打工人这个题材结合,是因为我发现大家在网上去发泄或者吐槽的时候,都有一种自嘲且“平静的发疯感”,来维持自己最后的一些体面。不煽情,不祈求别人的帮助,大家都是抱团取暖,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网上发发小牢骚,自嘲一下,就把这些苦吞进去了。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