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吃面包,边看天行健大结局,哽的我面包都吞不下。我愿意给这部剧很高很高的评价。
一部民国乱世下的江湖武侠剧,极具中式美学意味。
浪漫武侠与现实时政的碰撞。这两个题材的结合就充满了矛盾性,在固有印象中,很难把江湖大侠的形象和近现代联系起来,但是因为他是晚清,所以身着长衫衣袂翩翩是是有可能和西装革履长枪短炮同处一个空间,意外的拥有了和谐的可能性。
但是也因为是晚清,苦练几十年的大侠传人终被一颗子弹爆头。前面把这些大侠铺垫的有多厉害,这一记子弹的威力就有多震撼,奥,冷兵器时代悄然而逝,是时代变了,多少武林秘籍,多少宗师门派,一瞬间没有了意义,时代是奔涌向前的洪流,冲刷而过,留下局外人一声叹息。
而局内人,在时代冲刷下前路茫茫,
形成没有好坏只有立场的众生相。
有些人看不见时代,固守成规,痛心疾首高呼祖宗之法不可变。他不明白为什么几百年甚至就在几十年前效忠朝廷的政治正确在如今怎么就成了杠头。他不明白为什么饱读诗书后却突然科举被废。剧中多次给到王地保慷慨激昂的陈述圣人之命,朝廷安危的时候,有一刻我都觉得他是正面的。这也是导演的高明之处,在这类人心中,他们就是始终认为自己在舍生取义。
有些人看得见时代,但是基于自己的立场,或选择了自己的职责。或虚与委蛇,选择了最有利于自己的安乐。存清、王爷和海潮我都觉得是看得见时代的人。存清死前对王爷说:道理他都懂,但是变法、图强都不是他的职责,他的职责只有一个,维系皇权。钟海潮是个更有意思的角色,客观、聪明的留洋将军,给自己的情人看革命书籍,情人问如果自己看进去了且认同了那些理论怎么办,钟说:能开启明智的书,必是禁书,并估计情人去革命。但是他现实里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日本人合作。
而还有千千万万人,看得见时代,也坚定选择最难最痛的改变之路。我有时候在想,其实有信仰的人是无比幸福的,人的精神力量可以强大到让你觉得生命轻于鸿毛。去做,去改变,去换天地,去让众生平等。但,就算到今天,这何尝不是一种执念。
而在家国大义下的儿女情长,却又更具有宿命的味道。
再说镜头语言,里面有很多镜头非常具有王家卫的味道。也有很多镜头语言有很多隐喻,印象最深的是王爷和存清的较量,存清被制服的同时,镜头语言是王爷一双大手向孙悟空的糖人自上而下压来,这个镜头语言是王爷的。还有关于王家洛以及大师兄的镜头语言,镜头完全源于人物内心出发,你从镜头能够直抵人物内心,理解了他脑子里的选择。
整部剧充满了侠义的浪漫,但固守理想主义而又够狠到让主角团全员领盒饭的悲剧收尾。完美契合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色彩,快准狠给你脑子一击,茫茫然不知所往。
苍茫浮生,时代洪流裹挟如在梦中,
虽诸行无常,但毕竟热血难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