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了好多女性题材的影视作品,这是件好事,说明我们的影视创作正在跟上时代的变化。但是这些影视作品的评分都极高,我一度好奇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好,就看了《出走的决心》。看完以后我觉得,它合格了,但也只是合格了。

影片开头就很有意思,镜头切到李红在家做饭时,李红的出场被窗户和门框挡住了,直接奠定了全片的基调。这样的构图和运动也是全片的主打手法,无处不在限制李红,导演在这两者上面的做法是很到位的。单这手法就足够让这部电影合格了,我期待着构图和运动之外的闪光点,可惜并没有出现,反而是出现了其他不好的东西,让我对这部影片的评分不断下降,直到李红的女儿晓雪再就业时要求母亲帮她带孩子,在我心里这部片很难上4星了,晓雪前后的转变甚至让我以为我看了盗版了,我严重怀疑前后的编剧是不是换了。

说说我认为这片子最大的问题——表达欲过于强烈。纵观全片,几乎所有出现的男性都是坏的,站在女性的对立面的,导演不加掩饰地对他们进行评判,以至于自己在故事的真实性上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比如在孙大勇的兄弟聚会上,李红被逼着喝酒,拿个烟灰缸也被别人误认为她在看不起他,说她是城里人真。这里的问题明显不能放在女性问题里讨论,更多的是生活方式不同造成的,而非男女关系造成的。我相信还有更好的事情来表达女性受到的压迫,这场戏欠妥。还有就是在医院接生时,李红本来在跟朋友视频,孙子出生后她没挂电话就过去了,镜头还给了口袋里的手机一个特写……我直呼不要这样,我们可以真实一点……

导演在表达欲上的出的问题不仅波及到了剧情,还波及到了光影。看得出来,导演对女性是温柔的,全片几乎都是用暖光,但恰恰是暖光削弱了李红困境的呈现。痛苦是要撕碎了摆在人类面前,才够扎心,既然导演决心表达女性的困境,不如狠一点,用更冷的光让画面更痛苦!甚至可以直接用黑白镜头来表示,毕竟片子里也说了李红的抑郁症会让她觉得世界是黑白的。

说一下我最不理解的点。导演设计了妈妈——李红——晓雪这样的三代同困境的叙事线,这是很好的,毕竟没有什么比痛苦传递下去让人感到痛苦了。但我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晓雪会在后半段为了自己的家庭还绑架自己的母亲?她前面明明很支持她妈妈啊,这是人格分裂了吗?……晓雪是一个收到过高等教育的人,在女性意识觉醒上也是先于她母亲的。我认为这里可以有一个很好的设计——如果连这样的女性都会被家庭困住,被社会困住,那真是够痛苦够绝望的。导演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女儿遇到了带娃的难题和求职被歧视的难题。但是!这样的困境到来的后果,不能借由女儿之手转嫁到母亲身上,它应该有别的方法,至少找个保姆是很快的,片子里说找个保姆也得花时间我无法理解,家政公司有这么多。最重要的是,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思想,对于影片来讲是很割裂的,导演创造的三代同困境的叙事线在这一刻被她亲手扯断了。

最后聊一下张本煜饰演的女婿,我看到有短评说他看似尊重女性,但骨子里仍是男性高高在上的思想,女孩们要警惕。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完全对,警惕是要的,但也可以团结。在这里借用一下历史——dang的统一路线。所谓论迹不论心,虽然这个角色的内心没有把女性放在跟男性同样的高度上,但他的做法确确实实对于女性是有益的,他会站出来鼓励李红,也会在妻子发脾气时认认真真地听她内心的想法,寻求沟通,在妻子的事业遇到困难时,他也会调整自己的工作来照顾家庭。这样的人,不值得团结吗?

说到这里,其实所谓表达欲,真的很难控制,这不单是这部电影的问题,可能很多导演拍的很多电影都存在这种问题,只是希望后面再有人拍这样的题材,要警惕这种欲望,克制住了,片子就好了。这部片子实在不值得9分,但它却实在得了9分,说明我们的女性题材影视作品,路还很长,好作品还很少,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