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孩》这部电影的存在,其于2023年上映,并以西班牙移民二代女性作为故事背景。我对此感到欣喜若狂,毕竟这结合了我感兴趣的两个议题——性别议题以及移民议题。
最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电影得到一个答案,一个我想了很久的问题的答案:移民背景下成长的女孩们,过得好吗?
如果说移民一代遇到的课题,是如何在这个国家生存下来。那么移民二代面临的困境,就是如何在不同的文化中如何更好地生活。
生于中国式家庭,长于西方社会的芸芸,和香最终在同一所学校相遇。两张亚裔脸孔,在这个全白人小孩的班级中,显得极其特别。但这种特别,却并没有让她们迅速产生惺惺相惜的感情。相反,她们的友谊进度非常缓慢,甚至连这段友谊的建立都充满了脆弱性。
芸芸是外向的,总是笑意盈盈向香发出做朋友的邀约。但香总是沉默,随后离开。影片尽管没有展开描述香的过往,但她的神情总是充满了畏惧。我猜,香之所以转学,应该是因种族歧视受到了严重的校园霸凌。所以她总是刻意地与其他同学保持距离,避免受伤。
直到芸芸的好友介入,香才开始回应云云的邀约,两人才展开对话。在两个人的分享中,我们看到了她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相似性:被领养的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移民二代;但她与移民二代的云云一样,都属于「被动移民」,由于外界原因而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国度。
但她们又像是西班牙版本的「天才女友」。香无比羡慕芸芸有亲生父母陪伴身旁。因为与从小接受「我们是中国人」教育观的芸芸不一样,香不会讲中文甚至抗拒中文。在白人父母身边生长、接受宗教教育的她,自我认同是一个西班牙人。她最大的困惑是,为什么自己和养父母长得不一样,以及自己的亲生父母到底是怎么样的。
芸芸也同样羡慕有着富裕生活的香。当她提出和朋友在生日去汉堡王吃一顿时,妈妈却因没钱而直接拒绝了她的请求。就连在三王节(西班牙的儿童节)的时候,芸芸都无法获得喜欢的礼物;只因妈妈觉得芸芸已经在中国新年时得到了红包,而且她的成绩不够好,不应该得到那么多的礼物。
她们的父母爱她们吗?我想,是爱的。但这种爱,却不一定能说服香和芸芸。尽管香的西班牙父母给她转了学,也给香找了心理咨询师,但他们却不一定能够理解到「黄皮白心」的世界是怎么样的。芸芸的中国父母也如此,他们觉得自己为女儿付出所有,却不知道他们的老派的思想,其实会伤害到芸芸的自尊。
芸芸和香的生命故事,正是在移民背景下,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迷茫与不安:她们就像是一块夹心饼干,被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紧紧夹在了中间,动弹不得。庆幸的是,尽管生活充满着各种不稳定的因素,但她们仍可以与对方互诉衷肠,让那些焦虑的情绪有一个出口。
《中国女孩》:移民二代,黄皮白心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