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买了九月三十号晚上的票,因为发烧生病,一度犹豫要不要坚持去看。当时甚至想过,或许以那样的身体状况去观影,反而更能切身感受志愿军战士们当年的艰苦。但最终还是改期到了今天——现在看来是庆幸的。剧情实在太触动人心,若在身体虚弱时观看,怕是难以撑得住。
最让我动容的,是林月明离去的那一幕,李晓一直陪在她身边。两人在并肩工作中结下的情谊,早已深厚如亲人。能和亲近的人一直相守在一起,是一件弥足珍贵的事情。我想,以后每当想和队友争执、想对孩子发火时,想起这一刻的感受,一定能够“收敛”几分。第三部里太多人的离开都太突然:护士张娟、战士孙醒……
抗美援朝的历史,始终是我最受触动的战争题材。想到志愿军战士们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在装备远远落后的条件下,依然前赴后继、誓死完成保家卫国的使命,内心深受震撼与教育。记得二〇年初疫情刚爆发时,我一个人留守住处,感冒得厉害,四周又听不到邻居的声音(正值春节,大家都回家过年了),正是靠着回想上甘岭战役中坚守坑道的志愿军战士们,才撑过了那段日子。再往前追溯,青少年时期处在艰苦环境中,面对不对称的竞争条件,也总是用志愿军的精神鞭策自己。如今人到中年,生活条件好了许多,当年的愿望也一一实现,那种在艰难岁月里的吃苦精神、心中不灭的希望、以及绝不放弃的执着,是无论何时都不该丢掉的。今天看这部电影,再次唤醒了我的一些“初心”: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看完《志愿军》三部曲,从心底感谢陈凯歌导演。
《志愿军:浴血和平》观感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