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剧情梗概及海报隐喻

...
灰烬(1965)

贵族少年拉法尔在一次狂欢节上,结识了年轻美貌的姑娘盖列娜,两人一见钟情,并偷偷幽会,两人的私情被家人发现,拉法尔被父亲赶出家门。几年以后,拉法尔在哥哥好友的介绍下参加了秘密组织,见到了昔日情人盖列娜,盖列娜已嫁给秘密组织领导人。尽管如此,她仍深爱着拉法尔。一天夜里,两人被强盗抓住,盖列娜为保全自己,跳下深渊。此为电影上半主要部分,主要刻画波兰青年拉法尔的“恋人之死”

...
...
拉法尔恋人之死

拉法尔得救后被误认为是强盗,关押了很久后被放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后来拉法尔在好友的帮助下重新振作起来,并参加了波兰军团。跟随拿破仑转战欧洲,着重刻画了其在第二次意大利战争中的经历,随着随着战事的失利与自身所目睹下的,波兰被奴役压迫的情境依然没有改善,拉法尔的思想亦经历了巨变,由一个意气风发的纨绔子弟,转向拿破仑的簇拥,在结尾处示意拿破仑1812征俄战争的失利为背景,拉法尔最终亦与拿破仑的野心分流,不再相信所谓的“皇帝万岁”,而是从心里坚信着“波兰万岁”,对身下这片古老的波兰大地萌生出了新的思想。此为“祖国之死”。

影片的海报也包含了诸多隐喻,首先是主角拉法尔的头像被移接在战马之上,首先体现了波兰人在拿破仑对外战争中所起到的突出贡献,尤其是以其轻骑兵部队为代表。其次是画面上方高悬的拿破仑双角帽,上方则佩戴了象征着共和国的自由平等博爱三色徽章,这自然是法国大革命所带给波兰等一系列周边国家的精神上的旗帜,指引着他们在民主与民族运动中的精神武器,然而这一口号在拿破仑战争中则逐渐与野心合流,对于一个国家是否要采用民主政体或者是进行革命,不再是由本国人民决定,而是由法国主动对外输出。这一结果不仅是将法国拖入了战争的泥潭,亦是将整个欧洲推向了血泪,这点也可以从影片对于拿破仑未见其人,先闻其名时的歌颂。到由拉法尔的战友视角逐渐剖析深入,最后由拉法尔亲自见到拿破仑本人时的态度之激烈转变可以看出。

至少在瓦伊达的电影之中,他无意将拿破仑刻画成一个法国革命思想的传播者,抑或是那个传统英雄小说中常见的战争天才,而是将其刻画成了一个冷漠,残忍的野心家,将无数波兰子弟推向战场,只是为了实现其个人的帝王霸业。这一观点的形成与当时的波兰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在1965年,波兰也面临着如同当年华沙公国相似的情况。同样是被一个强大的国家所控制,而其本民族处于从属地位,如同当年拿破仑时期的自由平等博爱的革命思想,其被迫而非自发性的接受了这些精神谱系。这也成为了本片上映之后引发波兰文艺界对于波兰民族形成的深刻讨论,影片以多个视角拆分成多个章节,开始是以旧制度下的波兰贵族子弟纨绔放荡,小贵族们对治下的佃农残酷剥削,认为是尤其对佃农有统治权而非是波兰议会。到拿破仑成立华沙公国,一众波兰青年在热血之下参加相应的民族主义团体,跟随法国军队转战欧洲这一时期,他们的精神指引主要为拿破仑的个人魅力,因为拿破仑被视作波兰的解放者与法兰西的皇帝,他们滋生出了对于旧制度的愤恨与轻蔑,而又饥渴的去探寻着波兰未来的道路,在这一时期,波兰的民族主义以及传统的议会民主与对拿破仑的个人崇拜相结合。最后在目睹法国军官对圣多明各的有色人种军队的屠杀以及在战争中对于惨死的波兰士兵的侮辱,这些波兰青年在心中也萌生出了一种有别于之前任何一个年代的波兰民族意识,这一意识不应当是抽象的,不应当是由直接同属其的贵族或者是某位兄贵乃至拿破仑所独占,而应当是由这片土地上所生活的每一个人所书写。

二.波兰在拿破仑战争之中

“只要我们一息尚存,波兰就决不灭亡”("Poland is not yet lost, so long as we live"):在当时(1795年),波兰的领土被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不具有任何政治地位。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当时在意大利的波兰军团,在东布罗夫斯基的领导下,回国解放波兰的历史事件。这首歌的作者约泽夫·怀比基是东布罗夫斯基的好友,也是他的手下。这首歌作于1797年7月15日至7月21日,以玛祖卡舞曲为调式,命名为《意大利波兰军团颂歌》,后改为《东布罗夫斯基玛祖卡舞曲》。开头的“波兰决不灭亡”是当时军队的爱国口号,以激励战士解放当时被外国瓜分的波兰。

...
柯斯丘什科(1746年2月4日-1817年10月15日)

科希丘什科起义失败后,数以千计的波兰士兵前往革命的法国寻求避难,逐渐加人了法国军队。后来法国和奥地利在意大利交战时,发现他们俘虏的很多奥地利士兵其实是奥地利在加和亚招募的波兰人。于是,拿破仑·波拿巴决定将这些波兰人集起来组成独立的部队。1797年,法国在米兰组建了波兰军团,司令是扬·亨里克·东布罗夫斯基。军团士兵身着波兰军服,佩意大利肩章和法国帽章。他们唱着约瑟夫·维比茨基作词的歌(波兰永不灭亡),行进在街道上,而这首歌未来将成为20世纪波兰国家的国歌1798年,第二个波兰军团在意大利组建,司令是扎容契克;1800年在多河畔成立了第三个军团一维斯瓦军团,司令是克尼亚杰维奇将军。

这几个军团中作战的波兰士兵相信,在他们将北意大利从奥地利人的手中解放出来后,他们将穿过匈牙利进入加利西亚从这里开始,他们将在波兰全境掀起起义的浪潮。但是在《坎波福尔米奥和约》(1797)和《吕内维尔和约》(1801)之后,法国和奥地利以及反法联盟的其他国家建立了和平关系,于是波兰军团就成了一个烫手山芋。东布罗夫斯基的部队一度改编为新成立的意大利共和国的军队,还有一些波兰部队被解散,一些被打散的人员编人法国队,另有一支6000多人的部队被送往加勒比海上的圣多明各,镇压那里的黑人起义。

...
弗朗索瓦-多米尼克·杜桑·卢维杜尔(1743年3月20日—1803年4月7日)

1790年10月,海地北部发生由自由黑人和混血人发动的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1790年10月,杜桑率领1000名奴隶加入起义队伍。1793年,英国和西班牙结成反法联盟,相继入侵海地。杜桑首先联合西班牙击败法军,杜桑要求在西班牙占领区废除奴隶制,遭到拒绝。1794年,法国废除海地奴隶制度。杜桑又联合法军打败西班牙军,1798年,又打败了英国军队,1799年,镇压内部叛乱,1801年统一海地岛,建立革命政权,并成为总统。1802年,领导海地军民抗击拿破仑·波拿巴派来的远征军,后因军事失利被迫议和。6月7日,与法军会谈时,因上当受骗被法军逮捕,后被押送法国,1803年4月7日病逝于狱中,享年60岁。从杜桑的结局中也不难看出,拿破仑领导下的法兰西执政府与昔日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有着本质的区别,此时的自由平等博爱不再是共和国的官员与将士们心中所追随的目标,而是成为了法国殖民扩张和民族主义的掩饰。在影片中,也正是在对圣多明各起义的黑人士兵镇压中,波兰军团逐渐意识到了自己与海地相似的悲惨命运,同为近代殖民扩张的受害者,同样拥有不断发展的民族情感,却为一个他国的皇帝所许下的解放诺言,而白白的流尽了自身的鲜血,正是在此时,拉法尔出现了对于拿破仑的怀疑。

在索贝尔的《法国大革命史》中,曾这么写道:

共和二年时,人们曾作一切努力来维护和加强军队和人民的联系。然而此时,人们却竭力要士兵们忘记自己也是公民。

圣茹斯特在他1793年2月12日的演说里强调:“只有当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时”,才能取得胜利。”

而在意大利战役前夕,波拿巴在1796年3月26日的宣言里却声称:

“士兵们,你们一无所有,吃得很差。我要把你们带到世界上最富庶的平原去。富饶的省份,豪华的城市将要掌握在你们手中,你们将在那里找到名誉、光荣和财富……”

当在战场上日夜征战的士兵,身怀凶器的军团不再相信自己是站在正义,平等自由的一方,时而仅仅是为了谋取个人的私利之时,难以想象到这支军队究竟是要为何而战,这支军队显然已经成为了拿破仑为了谋求私利而将战火不断播散到其他国家的帮凶。

正如昔日雅各宾派的领袖罗伯斯庇尔曾经指出过,一个国家是否选择共和政体,由于各国的历史环境各不相同,应当由其本国人民决定。法国不应当使用强制的手段去迫使他国接受政体。在拿破仑控制下的荷兰,比利时威尼斯,热那亚,波兰等一系列附庸国,他们的民主政体究竟是否依然为民所有?

三 .影片对拿破仑视角的转变

...
...

影片结尾留下了一个极有深意的画面,拿破仑在征俄战争失败后撤军的路上,面对着身旁高呼万岁的声响,无视着车前倒毙于风雪的士兵,他只是呆滞的目视着前方,最后连面庞也陷入白光之内。在这一刻,拿破仑不再是一个具体的人,他只是这个世界上古往今来无数的强权者的化身,他们没有具体的面庞,但只要那顶象征着权力的冠冕戴上,他便可以是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