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爱在三部曲”的前两部,两个男女主角聊天撑起的一部影片,当时属实是震惊和惊艳到了,如今已经开始习惯甚至喜欢上这样的“话唠”标签特色鲜明的风格了,不得不说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十分擅长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抓住那些闪耀的瞬间。而且,语速惊人的伊桑·霍克(男神真是太帅啦!!)和林克莱特的合作简直是天合之作——我是说,精湛的台词功底完美演绎自然的话唠剧情hhh。

这部《少年时代》跨越十二年,只在每年暑假抽出几天这种拍摄的方式具有随机性,会有很多即兴的东西,比如电影、歌曲等往往都是当年的流行,剧中人物们谈论的伊拉克战争、911事件,手机由老式翻盖变为iPhone,老爸的车由那辆古董GTO变为新款的SUV,总统从小布什到奥巴马的更迭,一切都紧密结合当年时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有那些与剧情根本无关的闲扯和废话,和空的长镜头,真实得像一部纪录片,Richard Linklater是个很有诚意的敬业的导演。

角色本身的外形在12年的时间里真的成长、改变了,给观众的震动绝对是那种“多年以后”然后换个演员的做法达不到的。在最后的成片中我们看到,没有任何字幕来提示时间到了哪一年、Mason多少岁了、几年级了,剪辑师无缝衔接般地把素材连起来,更让人感到岁月在不经意间从指间溜走、在墙上剥落。

主角兼弟弟Mason从小有个成绩优异、性格活泼开朗、连玩游戏都秒杀他的姐姐,这种光环映照下,难免会让他黯然失色。Mason由一个软萌且有点笨拙的小男孩一点点长高变成金发飘逸的懵懂少年,又成长为声音低沉磁性、长了几颗青春痘开始冒出短短胡须瘦瘦高高的打着各式耳钉的温柔绅士的高中生、大学生。美国青少年的成长历程是丰富多彩的,生命是充盈美好的。打电动,玩棒球,玩摄影,组乐队,看流行小说,画涂鸦,帮父亲宣传大选,野营,跟年龄大的孩子玩,偷偷喝啤酒,谈论女生和性,被家长勒令除杂草,跟暧昧的女孩子在清晨的天台上看风景然后拥吻,搬家,转学,认识新朋友,开party,打猎枪,玩Facebook,打工挣钱。Mason的“少年时代”似乎比其他人又要丰富很多,小时候喜欢玩涂鸦,到长大后喜欢摄影,和同学起过小冲突,谈过几个女朋友。和高年级的男生到半完工的House里开趴喝酒抽烟扔飞镖劈木板,轮着吹牛说自己上过几个女生,在路边看热辣比基尼美女杂志。你看,都是这些细碎得不得了的小事情,浑然不觉地也就讲了两个半小时。几乎所有美国青少年经历的事情他的身上都出现过,他说不上合群,却也不过分孤僻。认真地恋爱和失恋,摆脱束缚,以为自己即将得到梦想和自由,就这样不快不慢特别顺当地长成了文艺青年却又不是继承父业搞音乐。最神奇的是男主角最后在眉宇间竟然有些伊桑霍克的模样,不可思议,选角色的人可谓预言家了。

姐姐Samantha也拥有自己完整的成长故事。从小时候的小公主,第一次搬家时把管理童子军的重任交付给好朋友,到第二次搬家时很认真得和妈妈讨论一家人应该何去何从;从全A女孩到听到爸爸讲给她Contraception,condom时羞涩地捂脸到大方的说被一群帅小伙围绕很幸福。从小时候和弟弟无时无刻不在打闹到长大后给弟弟毕业派对上祝词时竟一时语塞只说出一句good luck……这些细节同样抓住观众的内心,从天真的小女孩到成为一个经济独立的女生,在她身上的种种细节变化同样令人唏嘘。

妈妈由瘦变胖又由胖变瘦,结婚离婚再结再离,人生似乎太过坎坷。这个女人经历了太多,之前的离异就独自拖着一儿一女,除了照顾他们的生活还要一边工作一边用功读书考取硕士,最后得到体面的大学老师的职业。母亲带着姐弟俩数次改嫁,十分能理解妈妈最后说出“下件事就是自己的葬礼”时的心情,女人内心中总是希望有依靠的,有时候她自己也说不清楚是希望有依靠还是希望被爱,这或许就是一次次婚姻失败的原因。但一次又一次希望又失望后她也渐渐习惯一个人生活,把两个孩子带大是她这些年来的全部动力,而两个孩子真正离开家的时候就会倍感空虚,其实她已经尽到了自己作为母亲的责任,接下来需要的是真正开始自己喜欢的生活,就像他们的爸爸一样。儿子说其实母亲和自己一样,对生活很迷茫,却又充分了解自己人生的走向,也许一切都是宿命,为了掩饰这样的现实,我们给自己一些希望,一些向往。而当儿子要离开自己,去创造自己生活的时候,母亲才真正面对这样的现实,她不禁涔然泪下,她失去的不仅是儿子,还有希望,她所能看到的就是最后的葬礼。皱纹悄悄地爬上了她的眼角——看到她坐在厨房戴着眼镜处理成堆的账单,我突然一阵心酸,仿似看到了自己的母亲。

爸爸年轻时在没准备好的情况下有了两个孩子,后来在孩子们青春期时还经常拿这件事调侃他们,而就算是性格浪荡不羁甚至说不太称职,离婚后依然挚爱孩子们,定期来探望,在每次的相聚流露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每次父子的对话都令人印象深刻。他竭尽全力尽了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带着孩子玩耍,给儿女们示范打水漂,教孩子橄榄球运动,给孩子性教育,尽量让自己以一个朋友的身份给孩子成长以指导……这样就构成了父与子的联系与传承。人也从年轻时追求自由的无所事事到后来开始精算考试进入保险行业,再往后等自己准备好了便开始认真组建家庭,人也渐渐收敛起锋芒稳重起来,年轻时和儿子东扯西扯的父亲到儿子毕业派对上竟然也郑重其事起来,鬓角上也开始有了白发,不禁让人感慨。不过他终究是幸福的,遇到了挚爱的第二任妻子,并得到了理想中的爱情和生活。

一个人生命中遇到的人中,多数都悄无声息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第一季骑着单车追着搬家汽车的发小,很多人注定是你生命中的过客而已。

那些看起来经历的没经历的无法想像去经历的,对别人来说是故事,对你来说却是人生。

作为父母的,别轻易地给孩子许下一些本来就没打算的承诺。或许你当时只是为了安抚一下他们,但是你们却不知道他们将一直都记在心里。就像Mason记得父亲曾答应他在16岁生日把自己的旧车送给他一样。

让我印象最深或者说最喜欢的有两个场景。一个是爸爸得知女儿正要“恰巧”和“算是男朋友”的男孩子参加同一舞会后,在餐厅和的青春期的孩子们聊性教育,女孩到听到爸爸讲给她Contraception,condom时羞涩地捂脸并让他不要说了,而儿子直接想以去洗手间为由避免尴尬却被父亲制止。这样开明的父母在我们这样保守的民族是少有的。很真实自然的表演让我会心一笑。另一个是一场派对中狂欢结束后男主角和暧昧对象来到小树林里坐在边上的一场对话,我在备忘录里记了一下,见下图。因为我本人性格外向,很喜欢和有好感的朋友大段大段聊天的感觉,这一幕深深触动我,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
一场派对中狂欢结束后男主角和暧昧对象来到小树林里坐在边上的一场对话,看的时候暂停在备忘录里记录以学习

有人说中美童年差距太大,难以引起共鸣。可是我分明就看见自己是这样长大的,电影代入感很强,整体情感变化在全世界范围来看都差不多。美式小孩的成长环境、接受的教育,对比会发现这跟中国小孩的成长经历有太多的不一样。比如他们的上课方式、家庭作业,家长对学习的监督方式,大学前自己工作攒钱买车、缴学费,孩子父母的相处方式,孩子更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依附于父母的寄生虫,美国孩子有更多的自主权和发展渠道,父母只是给建议,不会干涉孩子的决定。比如梅森选择了摄影课程,本来想离家更远但最终选择德州大学也是自己的决定。孩子成年后通常自己出去打工挣钱,如果钱足够父母也通常不会再给予经济上的帮助,不再受父母资助的孩子也不再受父母约束,就像梅森姐姐说的:“经济上独立了,就可以不再听父母的话了。”

致敬我们相似又不尽相同的少年时代。感谢十八岁的我有幸遇见这样一部炽诚又优秀的作品,就像在近三个小时的时间内陪伴一个男孩子走过了十二年的青春。它也教会了我一些为人处世及面对细微感情如亲情和爱情的应对态度及处理方式。生命的长度不可以延长,但人生的宽度却可以无限拓宽,而电影、书籍和旅行,无疑是最好的方式。

...
这个假期为了看电影????我可是特地充了网盘的会员(耸肩),我觉得这张电脑截图很美,可以说是壁纸级别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