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现实与理想的碰撞,没有对错,有的是人性的挣扎,不单单是利益权利之争。是父亲与儿子之间的战争
1,再次确定了我是偏右的一类。可以预料财前会成长为一个开拓者。财前更具领导才能,如果找个心理咨询师结局可能不一样。财前全能自恋挺严重。
2,财前的患病可以从心理学上解释,长期背负巨大心理压力,一方面发现自己不是全能,怎么能犯错。加上患者去世沉重的负罪感。
3,关于师生情,财前父亲一直没交代,东教授有父亲角色的意味,两人的交锋有弑父的味道。看着自己被晚生超越,还不被尊重,严重挑战了做师傅(父亲)的权威。
4,关于财前的夫人和情人两段情感纠葛,这家伙挺幸运的,两个女人都还挺懂他,夫人知道识大体,情人更像知音知道分寸拿捏。
5,庆子这个角色很有意思,还没完全看明白,有时间二刷再研究。
6,里见这个人设只能做学者,只求真理,甚至不应该有老婆和孩子和家庭。这类人一心活在理想中的人让人又爱又恨。
7,人类文化普遍都认为弑父罪不可赦,又特别是东亚文化。所以财前只能以死谢罪。
二刷过半
第一,不认同里见的三观,1对于家庭他亏欠太多了,没花时间陪伴妻子和见证孩子的成长,完全丧偶式婚姻,丧父式育儿。2,对于建立临终关怀部门完全扯淡嘛,这种在探索学术前沿医院干这种谁都能做的事,大才小用。3,对于对生命的看法,一味只追求生命长度不谈生命质量,放生命的尊严于何地。打死我也不要插满管子躺在床上去世4,格局太小,只适合做研究工作。包括扫地僧大河教授,好好做研究就好了,行政工作不是纯粹的个人好恶,而且大河教授是有野心的,不然也不会说出:是时候改革医学部了。
第二,对于财前的看法,这家伙是憋着坏。1,虽已经结婚但空有夫妻之名并无夫妻之实,结为夫妻也不过是这家伙像上爬的垫脚石。在往上爬的路上一切都可以是垫脚石,说不定某天还会出卖自己的灵魂,确实太可怕。2,他是有理想的,至少在这个年龄还是想成就一番事业,往后会不会变黑就不好说了。顺带提一嘴妻子是个悲剧人物,父亲那边是工具人,为了满足父亲的野心委屈自己,我是编剧的话,财前当上教授给了父亲名望以后我立马离婚,去过我自己的人生。这样人物才够层次和丰富。3,对于工作,工作能力毋庸置疑,几次危机处理也都沉着冷静,所任课程也都是座无虚席,最重要的受到下属喜欢的领导都不会太差。4,有个小细节,病人送来的糕点财前还去翻看有没有放进钱,发现没放后财前的反应有点意思,也不至于上升到医德人品层面。5,财前每次成功做完有难度的手术都会激起他的性欲,会去找庆子,说明他由衷喜欢手术台,这带给了他满满成就感,至于性事可能是让人感觉人生更圆满吧,再加上庆子是学医的她能懂,真是夫复何求。6,财前人设复杂且矛盾,某种程度上来说,财前也是悲剧人物,原生家庭中母亲是恬淡的,但父亲自始至终都没出现过,可能早年丧父吧(有场戏问道两个新人为什么学医其中一个回答因为年幼因病丧母财前的表情很凝重),随后受岳父资助上完大学,岳父的不断鼓动,很难不受影响,我觉得岳父是全片唯一坏人,为了自己的名利毁了女儿人生也毁了财前的远大抱负。
第三,很喜欢的庆子,“我知道一件事,我爱你,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但如果将来出现比你帅的人,当然就另当别论咯……”活的明白,时间总是向前,不给别人造成没必要的心理负担。现在感觉明确了,这家伙是作者自己,以更高的视角俯视着这帮男人困兽之斗,对这帮太太团的描述也是极尽嘲讽之能事,这让他获得快感和优越感。
第四,以我这种很直的性格都能看出这场权利斗争漏洞百出,很多不能让人信服的臭棋,我都不会这么去玩。我都知道对上奉承和表忠心更何况这帮老鸟。只有父子之间才会这么肆无忌惮。所以妥妥的是借医院的外壳来一场家庭父子的斗争。父亲最开始只是想教训下孩子太急功近利,要更低调谦逊,没想到儿子翅膀已硬跳起来我不干了,还联合外人来搞父亲,父亲马上传位与儿子,儿子居然背叛父亲,父亲不甘这么被击败和遗忘。
第五,对于几位老领导, 鹈饲教授是老政客了。东教授更学术一些,清高了一辈子,临到头了给卷进权力旋涡干着不愿意干的事,对东教授来说也很伤心,看得出他是由衷喜欢和认可财前的,东教授想法很简单,临了我传授你最后一招,想要走的更远不要那么多小心思。大河教授招我讨厌。
第五,被数次翻拍奉为经典的原因,因为这里面的都都是身不由己,被社会裹挟着只能向前,斗争的背后是深深的无奈叹息。要改变规则首先要适应规则,熟悉规则。理想与现实的斗争,高潮迭起的剧情,作者不断挖坑人物设定极为丰富和贴近现实。特别是一些配角人物设定的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