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视剧讲文物考古,其实和盗墓有关。那么真实的盗墓如何呢?
鲁迅先生有部杂文集名字叫《花边文学》,你别想歪了,不是那种花边。其中有篇文章有一段话:
不过古来的冢墓,却大抵被发掘者居多,冢中人的主名,的确者也很少,洛阳邙山,清末掘墓者极多,虽在名公巨卿的墓中,所得也大抵是一块志石和凌乱的陶器,大约并非原没有贵重的殉葬品,乃是早经有人掘过,拿走了,什么时候呢,无从知道。
这段话其实映证了考古界的一句话:十墓九空。意思是我们现在发现的古墓基本上都是被盗过的。甚至很多墓,不只被盗过一次。
有人心生疑问,为什么一座墓会多次被盗?盗墓贼为什么不一次性把墓洗空?
这里要讲一下现在大家对古董文物的一个误解。
我们现代人觉得,只要是古董,应该都很值钱。比如随便去古墓里拿个盘子瓶子就能卖几百万,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
古董这种玩意儿,在古代值钱的放到现代才值钱;古代不值钱的,现在也不值钱。比如古代平常人家用的碗,在古代不值几文钱,现在也不值钱,你想卖几百万那是做梦。古董讲的是传承有序,而不是越古越值钱。
古董最大的价值是历史文化意义,文物文物,有文字的物品通常比没字的有价值。比如一件青铜器,上面有没有文字,价值差异巨大。
历朝历代对盗墓都是严厉打击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假如你盗了一块美玉,很难出手,就算出手也很难出高价,所以最值钱的还是金银珠宝。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一座墓会被盗很多次。
举个例子:一座唐朝的墓,在北宋被盗了,盗墓贼只拿走了里面的金银珠宝。到了明朝呢,唐朝的器物值钱了,有些人会收集文玩,于是这座唐墓会被再次盗掘。
目前所知被盗最多的墓是秦公一号墓,这座大墓光是留下的盗洞就有三百多个,是的,你没看错,300多个盗洞,这些盗洞的分布时间大概从汉朝一直到宋朝。注意,这只是盗洞,说不定盗墓贼可以从一个盗洞进出呢?哪怕已经被盗过这么多次了,1976年我们发现这墓时,又从其中发掘出3500多件物品。
所以你也能明白为什么会有盗墓贼了,原因就是古代流行厚葬。
《论语》: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
孔子最爱的弟子颜渊去世,孔子不许厚葬,但他的学生还是给颜渊进行了厚葬。简单来说,那时候厚葬是很流行的。
说起盗墓,可能很多人会想到曹操,他创建了摸金校尉。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盛行盗墓了。
《吕氏春秋》有云:
此其中之物,具珠玉、玩好、财物、宝器甚多,不可不抇,抇之必大富,世世乘车食肉。人必相与笑之,以为大惑。世之厚葬也,有似于此。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也;无不亡之国者,是无不抇之墓也。以耳目所闻见,齐、荆、燕尝亡矣,宋、中山已亡矣,赵、魏、韩皆亡矣,其皆故国矣。自此以上者,亡国不可胜数,是故大墓无不抇也。
抇就是发掘盗墓的意思,抇之必大富,世世乘车食肉,所以大墓无不抇也。由此可见盗墓这事有着非常古老的传统。
那么真实的盗墓是怎样的呢?
我们看影视剧或者小说,都把盗墓刻画的很神奇,拿着罗盘四处看看夜观天象之类的就能找到古墓,这其实都是虚构情节罢了。
确切地说,墓根本不用找,因为大墓都是有记载的,谁谁谁,什么官级,墓多长多宽,里面放几个鼎……这可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不是你想埋哪就埋哪。
《易传》有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
简单来说,春秋战国之前的墓,基本上没有封土堆,也不种树,从地面上看就是平地,的确不好找。我们现在称为坟,坟也就是有土推的,也叫丘或者冢。那为何古墓不好找?既然有记录,直接去找啊。
很多人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农村老家的房子,一年不回去,院里的草能长房子那么高。如果三五年不回去,房子甚至都会塌了。一座大墓的主人肯定是达官贵人,他们去世后都是有守陵人看护的,短时间内想盗挖不太可能。往往是很多年后,或者是改朝换代了,才会被盗。所以你想想一座墓几百上前年,盗挖加上自然环境的变化,在地平面上看不到了,太正常不过!
有句顺口溜是这么说的:唐半山,宋湾湾,汉墓出在山尖尖,商周出在河两岸,春秋战国埋山顶,东汉朝南选山腰,秦汉大墓埋山岭,隋唐宋尸坡下挺。
《葬经》有云:地贵平夷,土贵有支。山者势险而有也,法葬其所会……藏于涸燥者宜浅,藏于坦夷者宜深。这说的是山中墓葬的埋藏深浅问题。如果墓葬选址在干涸的地方,那么可以埋藏得浅一些;如果选址在山中平坦的地方,则要埋藏得深一些。在古代很多帝王贵族的陵墓设于山间,因此《葬经》中对山中如何选择墓址有极为详细的论述。书中明确提到了“葬山之法”。山有巅和谷,那么,墓葬究竟是要建在山巅还是山谷呢?“丘垄之骨,冈阜之支,气之所随……支欲伏于地中,垄欲峙于地上。支垄之止,平夷如掌。故支葬其巅,垄葬其麓。”这就是说,如果在山脉上选址,则要建在山脊上,如果是在山谷中选址,不能建在山谷最低处,而要建在山腰处。
简单来说,不管是山里还是平原,墓大多数在平坦的地方。很少有人会选择地势不平险要的地方,不管是山顶,还是山谷,都要选一块平坦的地方。陕西山西河南古墓多,也和平原地形有关。
其实风水和盗墓关系并不大,因为有着记录,所以想找到墓还是不难的。查阅县志、文物志、文物地图册、民间传说文本,现场工作是到村子里套词儿,你可以多研究历史,再研究一下墓制,历朝历代的墓制都是有记录的,换而言之,只要你下功夫深,找到大墓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找到了墓,怎么盗墓呢?这个古书记载就很少,毕竟盗墓是违法行为谁也不会记录下来。小说《醒世恒言》中有个故事与盗墓有关:
你道拖出的是甚物事?元来是一个皮袋,里面盛着些挑刀斧头,一个皮灯盏,和那盛油的罐儿,又有一领蓑衣。娘都看了,道:“这蓑衣要他作甚?”朱真道:“半夜使得着。”当日是十一月中旬,却恨雪下得大。那厮将蓑衣穿起,却又带一片,是十来条竹皮编成的一行,带在蓑衣后面。元来雪里的脚迹,走一步,后面竹片扒得平,不见脚迹。当晚约莫也是二更左侧,分付娘道:“我回来时,敲门响,你便开门。”……抬起身来,再把斗笠戴了,着了蓑衣,捉脚步到坟边,把刀拨开雪地。俱是日间安排下脚手,下刀挑开石板下去,到侧边端正了,除下头上斗笠,脱了蓑衣在一壁厢。去皮袋里取两个长钉,插在砖缝里,放上一个皮灯盏,竹筒里取出火种吹着了,油罐儿取油,点起那灯,把刀挑开命钉,把那盖天板丢在一壁,叫:“小娘子莫怪,暂借你些个富贵,却与你作功德。”道罢,去女孩儿头上便除头面。有许多金珠首饰,尽皆取下了。
古代的盗墓大抵如此,因为没什么工具,也没炸药,只能手挖,而大墓往往坚固,可以想象古代盗墓也不容易啊。至于墓里的机关,影视作品都是过分虚构了,通常来说没什么凶险机关,你想象一下古代的工匠水平就知道了。
总而言之,现实盗墓和影视剧还是差异很大的。
原创首发公众号:易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