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吸干了你。”
一根吸管,能伸能屈的吸管。
充满魔力,充满暴乱;充满诗意,充满危险。
"If you have a milkshake, and I have a milkshake, and I have a straw, there it is. That's the straw, you see?
Watch it! Now my straw reaches acro------ss the room, and stars to drink your milkshake.
I drink your milkshake! I drink it up!!!"

《血色将至》压根不是在讲一个人性沦丧的故事(这是一个down的过程),而是一个真正的魔鬼如何践行自己哲学的奋斗史(压抑然后爆发)。一个拥有最深的孤独和愤怒的人,一个超人式的反英雄——Danil。将他的抛弃和行凶当作人性沦丧的结果乃是倒果为因,如今这种符号化的解构模式却成了主流。

他从最脏乱的矿坑跛脚走来,已从实践中体验过肉体的苦难。见证然后专注追逐心中的至上目标,因为精神上也早已厌恶周遭的一切,“I see the worst in people.”让我想起兰波说的“万物都已言尽”。一个极度敏锐的人,也被这敏锐带来的深深厌倦所摧残。既成为创造者,也变成毁灭者。

他最恨的是不真诚。全片主要围绕Danil与义子、假兄弟、神父Paul的关系展开。其破坏程度可见:虚假的信仰>说谎的友情/亲情>误解深化愈发隔阂的父子情。身处荒原般的世界,深知偶像般的道义的两幅面孔,失去最可信任的亲情,就对所有的背叛零容忍。

“我完成了。”结尾Danil气喘吁吁坐在地上。
(Paul此前归来我已预感到他的“送人头”行
为)是的,他完成了自身哲学的实践,在道德层面他失败了,投入富有却孤独的深渊;在存在主义层面的他的那部分却完善了。

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它告诫我们“贪婪是坏的”,而在于它冷峻地展示了一种强大、可怕且自洽的生存哲学,并将践行这种哲学的后果,无论是其力量还是其必然的虚空,赤裸裸地呈现给我们。

...
...
隔离的父子情
...
虚假的兄弟情伪善的卫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