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来刷影评的朋友们都看过了,遂也不担心剧透了,怕被剧透慎点(超长)

以乐景写哀情常有,以哀景写乐情不常有
最令我有此感触的是影片中的一个片段:马继业奶奶的葬礼
戏中人马继业因奶奶的离世而悲痛欲绝;看客观众因诈尸口误等种种笑点哈哈大笑
这样的逻辑代入戏中,人生被观照,亲人似看客,这就是富家少爷马继业的前半生

在歌颂千年父母之爱之无私伟大之后,人们提出另一个视角,即孩子对父母的爱
心理学家曾拿猴子????做过一个残忍的实验
其中一个部分是
当出生后的小猴子以为毛绒玩具制成的假妈妈是自己妈妈时,哪怕人们让这个毛绒玩具会伤害到靠近的小猴子,他们仍然会在疼痛后走向假妈妈

利用一个孩子对自己父母亲人最纯粹的爱,贯穿了马继业苦难教育的始终,成为了考验他敦促他激励他的工具,也是全篇令我觉得最痛心最讽刺的一点

整个教育偏离走向,从让小学生执掌家里财政大权,称为名为信任的礼物开始。在一场长达10余年的骗局里谈信任,何其可笑

如果看到孩子渴求同学平板的诉求只作充耳不闻;那么又如何要求孩子在看到父亲鞋开胶但听到父亲说这个鞋还能穿好几年时察觉到父亲真正的内心诉求是期盼他从早市带回来一双鞋呢?这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又何其困难?

当家里吃不上饭,马继业能去海底捞薅免费零食羊毛的便宜,而唯独奶奶的药,迫使他走上捡瓶子的道路。如果平板的泡水是你们蓄意而为的阴谋,那么又凭什么要求孩子承担自己影响奶奶治疗的精神压力,放任他经历捡瓶子带来的校园暴力代价,和面对钱匣子的人性考验呢?这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又何其苛刻?

用孩子澄澈的亲情激起愧疚,带来痛彻心扉的教训,这就是一帮教育专家和孩子父母对于一个小学生所谓的培养,与爱

结局马继业上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体育大学,我却想要提问:
马继业真的那么热爱跑步吗?我个人认为不见得。当时那段轮椅戏,父亲开始给孩子灌输考清北的观念时,孩子问的那一句:清北也包吃包住吗?叫我心惊
由虚假的医生斩断的少年一腔热血,满心欢喜,多少痛是因为跑步梦想的落空,又有多少痛是因为想为贫困的家里减轻经济负担期盼的幻灭呢?

这一次他没再犯错,可跑步却成为他不再能尝试之事,就像那个再也不敢触碰的平板一样,我为他痛心

这种环境下长大后的他与过去一脉相承的担当和早慧,作为本该因梦碎最为痛心的人,却在回家路上安慰哭泣的母亲;作为全场唯一以为奶奶真的死去悲痛欲绝的人,缺还要在大巴车上安慰假哭的父亲

手持历史书倚靠栏杆背诵时往向跑道又快速收回的那一眼,也许就昭示着执念的生长。

正如培养出一个清北工管的儿子是父亲的执念,从父亲推着坐在轮椅上的他,请求他能不能帮自己实现清北梦想的时候,马继业自己对于梦想的诉求已经完全不重要了

因为他的梦早已被父亲的执念占满,所以他的执念好似永远都只会是执念了,如果不发现端倪不反抗的话。

而这时,一切开始变化。剧里做的最对的一点就是尊重一个高考能考清北的人的脑子。一个优秀的高中生不是傻子

我看剧情前半段甚至觉得爸妈还算有良心,虽然让小孩自己上学但是一路上都配了保镖,不用担心孩子出问题
但如果对于小学生的诸般掌控与监视可以教育和保护来打掩护,那么马继业和我们都需要一个契机来打破这层滤镜,那就是成长

因为成长,所以生出自我,觉察出所在世界的异样感,被环境刻意植入的知识也好,梦想也好,又真的那么天衣无缝顺理成章吗?显然不是。

所以马继业作为“人”的一面觉醒,他率先叩问,可至亲、后盾之人皆是欺骗之人,最终反抗,要求一个真相

可是反抗的过程,却是为人子的另一个困境。作为一个孩子,连反抗都要遍体鳞伤。十年寒窗苦读的成果要放弃,然后回到家徒手掰开紧锁的铁质拉门,看到胜似演播室的房间,他是唯一的演员

活在虚假的世界,这就是他放弃一切求来的真相。最后对着父母的那一句:“你们是哪两位老师?”是我认为全影片最精彩的一句话

这部电影为什么让我这么感慨良多,因为马继业的一切苦痛对于很多小孩并非是隔岸观火,而马继业的富二代身份带来的极高容错率才是我们真正的遥不可及

最后的结局,也有趣。全篇我最好奇的是马继业发现以后会怎样,结果这个发现放在太过尾声的位置,寥寥数语几个镜头就合家欢

可是父亲母亲又有多大程度上懂他的苦痛呢?有有多大程度上觉得自己有错呢?当父亲嘶喊到我们的人生也被你绑住了的时候,却从来没想过,你们作茧自缚甘愿踏入,可马继业从未有过选择的权利

手持红酒杯回归富豪生活的爸妈回到了自己原本的生活里,可属于马继业的原本该有的正常人生却永远不能再回来了

或许真正的马继业发现这些的那一刻,不是死了,就是疯了

最后附一段乱写:
我曾向你毫无防备,敞开我的心房
你却伸手掏出它,以相连的血管牵制我飞翔的高度,又以温热的手掌帮它抵挡周遭的寒凉
你晕染我的灵魂,塑造我的形状
使原本心脏的位置,长出了你的梦想
但我看得到你将心捧在手中,那爱我的模样

——2024.8.16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