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业余艺术家MAart
每天早晨,做早饭的妻子都会被丈夫大叫的一声“茶”打断,立马起身端茶;因为不标准的英语发音,妻子总是被丈夫和女儿嘲笑(尽管这两人的口音也是一言难尽);妻子不在场的时候儿子受了伤,丈夫指责后的她无比自责,认为自己太过自私……
凡此种种,都隐隐与上野千鹤子《厌女》一书中描述的“喜欢女人的男人的厌女症”“「父亲的女儿」的厌女症”等各类厌女症相对应。该书剖析了日本社会的女性厌恶,而上述行为则呈现在一个印度家庭中,二者相结合,我们似乎能看到亚洲家庭的厌女通病。
电影《印式英语》便为观众展现了一位女性作为妻子和母亲在“厌女症”下的遭遇。
《印式英语》上映于2012年,在今年2月24日引进内地,目前豆瓣评分8.1,是印度喜剧片榜第11名。
电影讲述了英语不好、常被丈夫和女儿嘲笑的莎希,因为要帮助在美国结婚的侄女准备婚礼,只身前往纽约,为了赢得尊重而决定报名英语培训班,最终学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并找回了自信的故事。
见于细节的人物塑造
莎希尽心尽力地完成了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尽管丈夫和女儿总是有意无意地使她伤心,但她还是深爱着他们。
与此同时,她也在反对声中坚持自己的爱好,制作美味的甜奶球广受好评,偷偷报英语班练习口语……
儿子害得她要重新准备婚礼上的甜奶球,不能去参加结业考试时,她边流泪边亲吻了儿子,却在婚礼发言、被丈夫抢话说她不会英语时毅然站了起来表达自己,隐忍和锋利二者兼得。
在面对厌女症时,她有盾也有矛,并最终用名为“自爱”的武器打败了厌女症。
丈夫在潜意识里认为做甜奶球并不是什么“高级”的工作,在餐桌上跟儿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就只能和妈妈一样在家里做甜奶球”,却又在夸莎希的时候说“你生下来就是做甜奶球的”。
但他又深知莎希的厨艺有多么好,享受美味的同时还不希望莎希出去给别人做点心。他更是爱莎希的,在察觉有其他男人对莎希有好感后,他很紧张,生怕莎希不再爱他。
“骨子里看不起女性”和“深爱自己的妻子”纠结在丈夫这一角色身上,这也是千千万万男性身上存在的矛盾点,不只是对人生伴侣,对女儿、对姐妹、对母亲、对女性朋友……厌女症侵扰了原本健康的一段又一段情感关系。
厌女症是一种社会病,人们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染上的,也在无形中被加深或被疗愈。
但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有厌女症后完全可以选择置之不理、继续践行,也可以选择主动打破、抛弃陈规。
现实与浪漫并存的剧情
一个人前往纽约的莎希十分无助,丈夫明知道她英文不好,也没有一个人去过异国他乡,却自作主张安排莎希先去。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语言,她不知道飞机上不能带水和食物,也不知道飞机上不能打电话。
在四处碰壁、感到孤独的同时,莎希在纽约陷入了感情的困境。她遇到了一个帅气的法国男人,他关心她,和她一起上英语班,欣赏她的美食,与她一起俯瞰城市风光。
莎希的美丽、自信和才华深深吸引了这个法国男人,并且他也懂得欣赏她的优点,说“她的眼睛就像两滴咖啡浮在洁白的牛奶上”。
在莎希说出“男人做菜是艺术,女人做菜是义务”时,他告诉莎希“做饭是要有爱的,你用爱心做饭,非常美味,让大家开心,你就是艺术家”。
他用真诚和爱,告诉了莎希如何爱自己、欣赏自己。二人也在最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莎希感谢他的鼓励,他也祝福莎希赢得了家庭的尊重。
整体来看,故事冲突并没有那么尖锐,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稍微中和了男女性别矛盾和家庭关系矛盾,喜剧形式的呈现简单而动人、轻松但深刻,用温和的方式传递了女性可以用自爱的态度大方地赢得家人和社会的尊重的价值观。
在本片中,印度女性可以只身在美国得到友善的帮助,遇到不同肤色的朋友和伯乐,用一段简单的英语演讲让丈夫的眼光改观,三言两语就可以让出生在恐同国家的人正常看待同性恋者。
尽管有一些理想化,但电影就是让人能够逃避现实、短暂做梦的地方。
回归现实,其实不只是亚洲,男权制主导下的人类社会,莎希所处的家庭状况就是常态。“厌女症与社会性别一样,不是因为我们懂得了那仅仅是在历史中被建构起来的文化产物,便意味着我们能从中得到解放。”*
哪怕我们意识到了这种不健康家庭关系的病症所在,深陷其中的我们也仍然很难能快速改正过来,但每个人都能在意识到“在妻子和母亲之前,女性先是自己”这一点开始做出努力,从尊重家人(妻子、母亲)的点点滴滴开始。
“所谓文化,便如同强制性地加在我们身体与精神上的模型,去掉这个模型,就像不穿整形矫正服就不能走路的患者,或许身心皆会坍塌。
可是,模型毕竟只是模型。既在变化,也能改变。改变生活习惯并非易事,但认识到那不是宿命而只是习惯,总是好的。”*
女性为家庭的付出是一种选择,并不意味着始终都要被束缚在“妻子”和“母亲”的框架里。不论是在家里做甜奶球,还是外出学习、提升自己,自信自爱的人都值得每一个人的尊重,也都应该被尊重。
*引自《厌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