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底开始,看了大量的书和电影,借以寻找生活的意义,借以平复内心的杂乱。

却也发现这世上绝大多数作家都活的浑浑噩噩,骑墙般的三观在理想与现实间左右摇摆,在道家与儒家之间反复横跳。

能将理想与现实合二为一,并为之矢志不渝者少之又少。

他们是偏执的,是苦痛的,是孤独的,甚至是为当世所不容的。

但他们还是坚持了下来。

经常想,如果他们活到了现在,看到现在的样子,会是怎么样的心情?

旧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一个人的头上,都是一座山。

壁立千仞,无处可搬。

悲痛大约是有的,但是否还有仍改变的勇气。

或者说,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你我该有怎样的态度。

同流合污?愤世嫉俗?置身事外?

应该都不是那一代人的选择。

黄文秀说,不回避问题,尽自己所能,建一个乐园。

一个个乐园形成的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

换句话说,即是做一粒星星火,共为燎原之势。

既然无法改变大势,那就沉下身心,到农村去,到群众中去。

再走一遍长征,再来一次农村包围城市。

黄文秀第一书记做出了表率和榜样。

群众合作社可以对抗资本剥削。

为人民服务的信仰可以破除迷信。

真心和实干可以改变穷山恶水。

百泥村不是偶然遇到的贫穷的牢笼,只是庞大的中国社会的缩影。

难能可贵的是,百泥村也在脱贫的纷争中突显了冲破这压抑等级制度的方法。

曾经从群众中来,如今也该回到群众中去。

曾经农村包围城市,如今也该从农村包围资本。

一鲸落,万物生。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

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

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