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者如果有机会,一定不会拒绝富人拋来的橄欖枝;
富人的儿女爭先恐后地向低俗奉献自己年轻的身体,就好像这样便可以掩盖自己的无聊。
看完前4集,失望打下3星,结果最后两集给我惊喜。
伊达在最后一集中的出走让她成为与眾不同的角色,这一部分我不记得从原著看到,但我觉得影视剧里非常有跡可循。虽然伊达是整部剧里比较边缘的女性角色,几乎从不对维多利亚和她周围的人发表意见,从不说废话,看起来最像乖巧的上城女孩;或者说,她看起来不屑於食人间烟火,只是默默把一切观察转化为耐人寻味的故事。却也是她把文字变成鼓舞底层人民的斗爭工具,在笔记本上狠狠写下“我想要做爱”几个大字,也不吝嗇说自己的母亲是婊子,这些情节早已影射伊达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目的性极强的女性,也是这样的人才会对“成年人的谎言生活”產生细致入微的观察,然后选择背离她原本属於的那个充满谎言的华丽世界。只是她还未发现在任何一种成年人的世界里,都充满了谎言。
乔瓦娜同样善於观察,但她也擅长说谎。她像游走於穷人和富人的世界的一条鱼,所有人都对她有所期待,谁都无法把握。我避免和天才女友做比较,但她有点像莱努,在享受特权和知识带来的快感的同时习得虚偽。她敢於承认自己对罗伯托的爱意,连夜坐火车去米兰,以帮助茱莉安那拿回手鐲为藉口,单独见罗伯托,但她不敢往前再迈一步了。所以儘管乔瓦是进入下城世界最早最深的那个,伊达却是內省最深而最先选择出走的。这部剧没有背离女性主义的初衷,伊达和乔瓦娜利用令自己感到噁心的男人完成世俗意义上的女性蜕变,至少在她们的世界里,这种背叛是意义重大的。
茱莉安那是过於典型的那类女性,用现在的眼光看,是太让人可怜的女性。出身那不勒斯的下层阶级,所受的教育无法支撑她成为理想中的知识女性,所以她羡慕乔瓦娜,疯了一般地嫉妒和恐惧罗伯托身边“兼具得体、美貌和知识”的女性,因为她们可以做自己,可以比男人更加政治,或者对她而言,可以毫不费力地代替自己在罗伯托心中的地位,从而让她失去活著的意义。茱莉安那並不简单,她非常清楚自己要依靠女人的世俗吸引力將罗伯特留住,对一切外来的情感威胁保持敏感和警惕,也假装能够融入罗伯托和他周围的世界,只是这种偽装脆弱到令人心疼,也让她无法不活在焦虑和紧张当中。至少在乔瓦单独去见罗伯托的那一晚,我们知道乔瓦的直觉是对的——人们可以轻易地把没有自己就活不下去的人从生活中抹去,只是可怜的同情心让罗伯托忍不住保护身边每一个人的自尊心。
关於维多利亚,理解了剧中手鐲的意义,也就知道了维多是怎么一回事。我喜欢书里这段话。“表面上,她想要那只手鐲,实际上却想摆脱它。表面上,手鐲是她母亲的,但实际上並不是。表面上,手鐲是恩佐在某个节日送给他新岳母的礼物,但实际上是恩佐从他生命垂危的老岳母那里偷的。归根结底,这件首饰证明了我父亲没有完全错怪他妹妹的情人。而且还证明了,我姑姑讲述的那场无与伦比的爱情根本就不美好。”她是这个故事里性格最鲜明的女人,因为她的气质完完全全来自下城。讽刺的是,她表面上对一切与上城有关的事物感到噁心,对获得名利和財富的弟弟和他的情妇不屑一顾,实际上就像奈拉(乔瓦的母亲)说的那样,內心充满了妒忌和愤怒。表面上教导乔瓦去观察成年人的谎言世界,实际上心里清楚自己也没有倖免。她接受弟弟的邀请去富人家里当女佣的样子,显然比拒绝一切帮助的她要丑陋得多,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就是成年人,同时还是一个穷人。
埃莱娜的女性主义敘事很真实,她笔下的人物永远处於可悲的中间状態,她们中的一些人永远被禁錮,另一些人拼命逃离、偽装,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在权力网中的地位,这难道不也是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