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鱿鱼游戏》刚刚上线的时候,我还以为网飞又搞了一个类似《王国》那种僵尸、宫斗惊悚加猎奇的套路韩剧。未曾想《鱿鱼游戏》的话题持续火爆,以至在全世界成为现象级……于是忍不住,认认真真地学习了一遍。
首先感谢帅气儒雅“脸上沾了点东西”的李政宰(这个梗的出处:一次活动中影迷对李政宰说“欧巴,你脸上沾了点东西”;李政宰摸了自己的脸,随即反问“什么东西”?影迷说“沾着帅气”……据此,李政宰还请了那位影迷吃饭,这个梗也在韩流圈里泛滥了起来),以出色的演技撑起了这台大戏。真的,看完之后深深的被李政宰潇洒从容的演艺霸气所折服。【整部《鱿鱼游戏》,情节大都是围绕李政宰所饰演角色的起起落落来展开,因此觉得他对于这部戏居功至伟。】
要说,人家大韩民国可是真的靠影视剧集本身作为生产力来赚钱的,从选角到演员,一点都不含糊。就好比那个在地铁站以打纸板(韩国似乎叫做“打画片”)游戏为诱饵,用扇耳光的输赢来换取十万韩元机会的神秘男子——孔刘,从头到尾,他仅仅出现了两次,却令人印象深刻十足。不得不说,这部戏角色设定得真好!
当然,这些也是编剧高能。只有编剧在设定了一个好故事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摄制出好的影视作品。后来,当我看见某度将这个题材定义为“这样一部暗黑题材的反乌托邦剧集,因 " 荒诞和不现实 " 为由……”由不得,哑然失笑。

乌托邦的意思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实际上也代表着一种不切合实际/或者说不可能存在的社会形态。那么反乌托邦的意思,应该就是原原本本呈现出社会最真实/本质的模样了。【因为人本身就是呈现出多面性的高级动物,那么由人类组建的社会结构必然会很复杂,而人的能力却是实在有限的,所以不可能由单一的理想和简单的方式去规划一个所谓的美好社会。况且就算是单个的人,欲望也是在逐渐膨胀,甚至还“永无止境”,如何满足?)
《鱿鱼游戏》本质上就是充满乌托邦色彩的虚拟社会游戏,它在现实中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因为养殖或者经营屠宰场可以,但是杀。。人就不行,全世界应该没有一个国家将杀。。人合、、法化。或许,小规模一类的大逃杀、杀戮游戏是能够存在的,但是那么大一群人:456个游戏参与者和诸多“面具人”,以及为此而服务运转的那群人,如何保守其成为一个不被知晓的秘密?
《鱿鱼游戏》的设定中,勉强用了赛马博彩这个譬喻,但在现实生活里不成立。因为赛马这种博彩游戏,本质上就是人家以赛马这种博彩方式来赚钱的。所以赛马的根本是博彩,而不是游戏,更不属于娱乐。只不过人家的宣传为娱乐形式,再标榜游戏,然后“运气好的话”还能够“博得好彩头”。
博彩行业的一个基本常识就是为设局的人赚钱——掏出真金白银参与一个游戏只是为了看热闹,这种方式在现实中不可能大规模性质地存在。(原因是难以为继。反而那些贩//卖//器//官这个局是可以说得通,那里面有些利益黑洞能够弥补……但是为了维持自圆其说的乌托邦梦想,他们扯掉了这面遮羞布。)即使那些“以钱滚钱”的人赚钱容易一些,可是想要守住那些得来的财富,现实中也并不容易的。(这个世界上,隐形富豪大约属于最高级别的真正玩家,可他们也不能无所顾忌地进行“大规模”杀人游戏。毕竟,别人也会垂涎那些巨额财富,豪夺和反杀才是现实中最常见但并不经常上演的“戏码”。)
这其实是一个很难揪清的逻辑,为此反复掰扯也没有多大意思。能懂的人一眼看穿,不懂的人磨破嘴皮子也没用,还不如搁置争议,看个热闹呗!

关于游戏运行的主宰者:一号人物。
那个自称患了脑瘤还有些痴呆症编号001的老头,虽然也参与了游戏,但他才是这个游戏出资、策划的实际运营人和决策者,一个背后真正的大佬。最后,他说了一个决定运作游戏的“理由”:身无分文的人和家财万贯的人共通点是人生毫无乐趣可言……很显然,001号口中的人生乐趣是从吃吃喝喝和买东西方不方便上出发的。
那些背负身家性命、殊死一搏来参加这个游戏的人,甚至成了他“给予那些人一个机会”,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而且“从来没有强迫过任何人。”从某种理论上来讲,这也算是为那些穷途末路的人们一个“希望”,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博弈,或者说创造一种所谓的公平和公正的环境(这才是在现实中实验运行真正的乌托邦),只不过机会只有一次,代价很大,最终也只有一个人能赢“那笔钱,是你的运气和努力换来的报酬”。
现实社会中,会有这样的机会吗?
没有,绝对没有!毕竟:“钱,你也赚过,那会容易吗?”
那些有钱人的理念:尊重游戏规则。
《鱿鱼游戏》的游戏方式都很简单,简单到都是些小孩子们最常见的游戏,只要遵守游戏规则就可以玩……
所以只要“一二三木头人”这个简单游戏,就能淘汰掉那些不去遵守规则的人。不肯遵守规则的他们,属于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是否隐喻了大多数人其实并不配享有美好生活的机会,不得而知)。
参与游戏,很关键的因素是专注。譬如椪糖游戏里,完整的取出图案,稍有闪失弄坏图形就会命丧黄泉。好在456号发现了融化和背面的秘密,最终获得了成功。
信任与背叛,一直都是困扰人们前行最大的阻碍。因为人类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渺小,组建团队才会有效应付困难,渡过难关……可是,谁也无法保证/确信自己的队友,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背叛自己。当一个参与者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打死,随后大家才发现这种做法并没有违反“协议”,于是所有人不得不站边选队:也不只有依靠团队协作才能赢取的拔河比赛游戏,在夜里筑起防御设施、轮流值班,才可以活下去。
当一颗小小的弹珠,能够决定一个人是生还是死的时候,刚布/伙伴之间的信任还会变得那么重要吗?在生离死别的当头,有多少人会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又有几个人能够从容面对?
虽说在整个的游戏环节里,运气一直都很重要,但绝对没有“过垫脚石桥”之前的这一次选择这般关键。只讲运气,甚至和能力无关:走在前面的人,只能成为后人的垫脚石。
最后的鱿鱼游戏,也只有生死的成功与失败,规则里没有握手言和——作为旁观者,我一直在想:假如,在弹珠游戏中,456号没有偷奸耍滑,或者在最后关头,愿意借给老人家一颗弹珠的话,游戏会不会“就此终止”?
因为那个真正主宰游戏规则的001号,一直都不相信人性中会真的有真诚和善良等美好存在。否则,他也不会在生命即将终结之际,依然想要和456号对赌……至于这个局,是不是他有意“安排”的,那就很难说了。
一个真正的聪明人,懂得规避风险。
456号赢得了奖金,却没有轻举妄动:要不是为了验证金额,恐怕连那一万块也不会去拿。相对于那么大的金额,一万韩元几乎可以用“分文未取”来形容了。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直到他等来了“通知”。得知想要的答案之后,才开始改头换面……当你的一举一动都在人家的掌控之中,还会以为自己真的是凭能力(包括聪明/运气/勤奋/努力等),赢得了这一切吗?
“反正只要你想要,就能夺走我的一切”。明白了这个规则的人,才有可能走到最后,成为真正的赢家。与此相反的另一种情形,如果不去考虑利益与风险,还愿意停下脚步“去帮助那个满身恶臭的人渣吗?”
在那些掌控着游戏规则的财阀心目中,这个世界上所有努力苟活的我们,只配被叫做“人渣”——
还好,《鱿鱼游戏》只是一部建立在荒诞立意之上,属于乌托邦题材的虚构之作。只不过这部戏确实有点恶毒,凶狠地揭开人们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虚伪面纱,无情抽打着整个社会赖以维系的“良心”。
再强调一次,厉害的是编剧,洞悉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还能够借着《鱿鱼游戏》这部作品呈现出来。既然在人类社会的现实中不可能存在这种游戏规则和方式,身为渺小的个人也不能就此放过这个话题,假如——我是说假如,真有超出人类思考范围的“高能”存在呢?

是否还记得,倒霉透顶的成奇勋之所以能够成为最后赢家的456号,缘于地铁站台遇见的那位神秘男子。他是这样破局的“我不信耶///稣。”
“我们家信//佛////教,你别烦我,走开。”
这个开场,其实蛮有意思的。韩国的国民精神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主导韩国人价值观的核心因素之一”。但现实统计,韩国现在信耶///稣的人似乎已经成了“主流”……而《鱿鱼游戏》所表现出来一个很重要的反抗精神就是:我的命运只想要自己来做主。
然而大多数人现实的状况却只能“遵从规则,任人摆布”。假如是我,表面上反抗不了,心里也一定会说“滚你/妈/蛋,老子的命运要靠自己把握”。事实上,也唯有如此,我才能过得踏实,获得轻松自在。
有没有想过:自己很少遇到有人非常热诚地向你推介佛////教……佛////教不是也劝人向善,弘扬美好吗?可是似乎并不会去主动宣扬,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真正的原因并不是佛/弟/子/们不努力,而是真正能懂佛///学的人并不多,勉强说了就算能够理解——不妨这么说,这个世界上能够真正理解佛所教化内容的人,寥寥无几。况且那还是一条很艰难的修行之路,也不是一辈子就能搞懂的事情……反过来,事实上佛///教也是最容易被人利用,成为用来糊弄人的籍口。但是,当你能够懂得其中的奥妙之后,受益无穷,毕竟那是一个人真正所需的终极目的。
如果连这个都理解不了,跟你提人生?门槛?哪怕只聊机会,也是枉费口舌。说了也等于白说,还不如不说也罢。
回到《鱿鱼游戏》,故事里所探讨的做人“乐趣”。当456号了解了“真相”,立刻变得意气风发,顶着一头红发四处招摇,似乎人生又开始充满趣味。可是想想看,连你即将登上什么航班、前往何地、会干什么都掌控得一清二楚,看你还能如何“逞强”?
期待《鱿鱼游戏》第二季,456号返场大约成为游戏的“执行者”才对……如果还是继续“挑战”,那么跟《赌博默示录》(日本电影藤原龙也/天海佑希主演的系列电影)又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