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的片子很久没看了。或者说,很久没看到值得一提的吸血鬼电影了。本着一位吸血鬼题材爱好者,特别作为我最爱恐怖类的人物形象,跳着芭蕾的吸血鬼少女的食人游戏还是要去观摩一下的。十几年间,多多少少也看了很多吸血鬼相关的影视剧。从入门级别的美剧《吸血鬼日记》、典型青春爱情浪漫的《暮光之城》、吸血鬼版的终结者(?)《黑夜传说》这些大热IP奠定了我所认知的吸血鬼形象。
最早的吸血鬼电影《诺斯费拉图》由 F·W·茂瑙 这位德国表现主义大师拍摄,不惧阳光、不怕大蒜、不怕木桩等等这似乎才是吸血鬼这个形象的银幕起源。经由各位导演的努力、小说改编的尝试、科技演变的指引......吸血鬼成为了一个只能在黑暗中行走、以人血为食、木桩刺心才能死去的典型猎奇标签。
这部电影同样运行这些“规则”,重点在于如何去塑造这个形象,以及如何去描写吸血鬼以外的人物。片中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很有意思的一个点在于,我们所熟知的反派它是流动的——人类绑架团伙—>Abigail—>Frank。对于人类来说,以Joe为首的绑架团伙的目的先是绑架 Abigail 得到赎金,后是活着逃出房子;对于吸血鬼来说,即Abigail的目的先是猎食游戏,后是不被杀掉。
后来的这个目标点很有意思,因为这就意味着必须要有一个角色是要以杀光所有人为主,这样才能让今晚的游戏达成一种“和平共识”,可以看出本片还是回归了一种爱的取向,谁有爱谁就能活到最后,反之,谁向往权力,谁就会被“戳爆”。所以,每个人都在被铺垫着自身的走向,谁是以权力和钱财为起点、或引子、或终点,谁的结局就已经被写好了。除了人物的形象塑造,血浆浓度的爆满也是超出了我预期的一点,被照到阳光即刻爆炸、被木桩刺到心脏即刻爆炸真的是简单明了的设定,还有就是转化过程在被咬再饮血的原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喷涌血流的点,剧组真的很舍得用血浆。
海报也很有特色,典雅极致的芭蕾与血腥暗红的少女恶魔相得益彰,让我想到的是《死亡修女》海报上圣洁修女的痛苦呐喊和裙摆血字——这些极与极的搭配,白色与黑、红色的搭配尤其适合恐怖片海报想要表达的某种底蕴。

...
《噬血芭蕾》

...
《死亡修女》

让我遗憾的一小点在于那个“百人尸池”,体现出Abigail无数次游戏结果的同时,或许再增加一个吓人的部分在那会增添更多的恶趣味。

好莱坞的吸血鬼电影已经变成了一种纯爆米花式的商业恐怖片妆造,能拍出这部有趣又恶趣的《噬血芭蕾》还是值得夸赞一下。在一部又一部吸血鬼电影扑街的情况下,怎能把这个古早IP再打造出一套能吸引观众的新意模式,真的蛮令人头疼的。毕竟,吸血鬼的弱点和优势早已成为了一种刻板的不能再刻板的印象。欧洲影人出品的《我们是夜晚》《人道主义吸血鬼在寻找自杀自愿者》《生人勿近》《死色》等等,或许是冷厉、寂静、淡然、果决、阴郁这些独属于北欧的影视性格则更为适配吸血鬼形象的树立和培育 ,重点在于一种氛围感的营造,所以总是会在这些北欧电影中看到好莱坞无法拍出的冷色调式嗜血恶魔。日本的《东京吸血鬼酒店》也是在猎奇的道路上开展了一种极致的追求,有点好莱坞同类的刺激妆造再加了点导演 园子温 本人的嗜好。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是在爆米花级别之上,或许带着平静的姿态去看反而会收获更多。

特别是在一众熟知的演员竭力厮杀与糊满血浆的画面之中,你还会收获结尾之处马修古迪的惊艳亮相!我发誓我在看到他出场的时候,我大叫了。这气质,完美适配那位传奇的吸血鬼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