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第一完美展示了境遇的不同如何导致共情不同。在荷兰留学,拥有不错的家境,人生没有大的坎坷。身为女性能为讲述女性境遇的《我的天才女友》共情,但是无法理解为什么本片导演号召多关注家庭,称其为“无聊”。
作为一个小镇做题家,我太能理解一个视孩子为“投资品”的家庭带来的压抑。越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是发现亲情其实也很凉薄。小时候没有什么意识,父母让努力学习就努力学习,父母让每天练五小时钢琴就练五小时钢琴。西北周末早上六点,天还没亮就坐上县城前往的城市的班车去回课,效果不好回来就是一顿打。高中之前好歹从未因为学业挨过打,高中之后考得不好电话就被当场挂断。进入青春期才意识到亲情的多少取决于你的学业,你的工资。原来一切“爱”本质是一种投资品。小镇父母总希望以平民的投入收获一个“精英”。我还记得我人生低谷我爸亲口对我说“那你怎么不去跳楼”。那一天我真的动了念头。更不幸的是,贫穷困境和父亲出轨带来的的家庭情感困境同时存在于我的人生。我看着我爸妈如何拿皮带互抽,我爸如何拿板凳砸自己的脑袋。当儿子说出“我就是和别人生来不一样”“我没有位置”我太懂那刻的感觉了。我也曾无比纠结于“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我要活得比别人痛苦”后来发现,和掷色子的上帝置气,受伤的只有自己。一切都是概率而已。
为什么导演刻意选了纽约精英作为父亲人设?一方面这种精英是当下被钱权异化的现代社会最精准的切片,而这种异化目前无解。资本如何让人成为工具996的各位都有感受,可是没有资本让“手”来操控一切也并非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家庭教育问题是各个阶层共同的问题。前作《困在时光中的父亲》中父亲的家境也算中产。我认为是导演有意排除了“贫穷”的因素回归到“情感”本身。当然导演可能没有想到,其实越是底层越是会把孩子当做一种工具。
另一点触动我的是,本片发掘到了“家庭悲剧传递”这一点。本片父亲为什么不能当个好父亲?因为他儿时就没有得到他父亲的关怀。父亲自己是个有原始伤疤的人,他只会把这份疤痕代入亲密关系,把伤痛“遗传”下去。我也曾不解我妈性格为何会如此?后来她讲起过,她小时候更是没有得到过多少关照。姥姥姥爷穷苦一生,还要带大六个孩子,怎么可能把孩子照顾得面面俱到呢?那错在姥姥姥爷吗?更不是,姥姥从小是孤儿,我妈小时候还见过姥姥因为思亲掉泪。想到这层,突然觉得自己一腔愤懑全打在了棉花上,根本找不到发泄的对象。只是感叹自己命苦,我能做的也只是让痛苦在我这里终结。
本片的缺点也有,片子最终的落点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父亲,而非儿子。观众也很难仅从影片代入到儿子的心理世界,从而很难去认同这个人物。比起《海边的曼彻斯特》那样一步步观众拉进男主的生活,代入到男主视角,本片还差点火候。也许成人编剧早已忘记青春的敏感与痛苦是怎样,就像父母在工具化孩子的时候也早已忘记自己儿时是怎样。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男人无法共情女人,白人无法共情黑/黄人,富人无法共情穷人,性格“健全”在世俗规矩里能行进顺利的人无法共情性格乃至精神有缺陷的人。 能触动我的痛楚这叫“感动”,离我的痛苦十万八千里这叫“无聊”。而正如片中所言,生活还得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