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个美好的契机,在这个夏夜开了一瓶好酒,没想到后劲如此之大,阅后默然而震撼。
喜欢这一部《赫尔曼·黑塞的漫长夏日》,从技术到精神。
这部52分钟的片子以黑塞的一生为背景,从童年到婚姻,直至死亡,影片时间虽短,但塑造出的巨人很大,线条明朗,比如慈爱的父母,法西斯时期的流亡,两段婚姻,甚至是与茨威格为友这样的细节都给出。片子里面穿插着的火车镜头,呼啸而过的风景,抖动的火车轨道长镜头,也是我的最爱,从来不让人觉得这部片子是为了记录黑塞的什么。加上背景音乐缓慢而优美的古典钢琴,这部片子仿佛不是为了记录,只是在绘画,就像黑塞四十岁才开始学习绘画一样。因此片子本身也就成了好的作品。
再谈精神。作为一个人,很惭愧,我无法像悉达多或者乔布斯那样坦然地说,我的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我的终点从来不是终点。看着黑塞的每一步,都是对我的一次敲打,没错,他就像导师一样,质疑你的懦弱与不忠,终于让你又一次蓬头垢面地面对这个事实。
黑塞为什么打动我?我为什么因为这部片子立即认同并热爱他?我不敢说了解黑塞,但我能从片子中感受到黑塞放大并珍视个人的自由与价值。因为这一点,我们走到一起,反对战争,反对极权,反对政治机器,虽然我仍然无法拒绝承认人为统治的和谐。想起手上这本还没读完的《昨日的世界》,想起茨威格和黑塞的友谊,想到今日的世界正在沦为昨日的世界,想到统治与被统治,心中不禁压抑。不久前与一位同学交流,言必称战争无法避免,有其合理性,我只觉得荒唐而丧失人性。今天回看百年前的战斗,更认同流血是如此没有意义,人类之所以为人类,不是野蛮动物。可我再次受到黑塞的敲打:我,我们又能为和平做些什么。
抛开战争与政治这些激烈而宏大话题,黑塞还给我留下一个小花园。2022年,与1997年又有什么区别?这个社会已经丧失了作为生命最基本的乐趣:人们不会因为除去杂草收获鲜花而高兴,人们不再有空低头观察石头上斑斓的花纹......可黑塞站出来提醒我们,我们是人,是生物,我们的身体里有远古的海洋和星外的光芒,我们可以感受树木的生长,流水的潺潺,光阴的变化,乐趣并不在于商品社会以内,在与我们自己。
想起结尾的诗:
Yet another summer,
Yet another winter.
南方最炎热的时候即将到来,黑塞的漫长夏日过去了大半个世纪。
此刻我在实验室的白炽灯光下匆匆写下这些,我有多久没在一个没有电子光线的黑夜里面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