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这句华坪女高的校训,是《山花烂漫时》最动人的注脚。这部剧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华丽的镜头,却用最朴素的情感,将张桂梅校长的“燃灯”人生,刻画得淋漓尽致。
剧中的张桂梅,不是一个完美的“英雄”,她会因为经费不足而四处碰壁,会因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偷偷抹泪,会因为过度劳累而病倒在讲台。但正是这份“不完美”,让这个角色更加真实可感。她的倔强,是面对世俗偏见时的“不认命”;她的柔软,是看到女孩们辍学嫁人时的“不忍心”;她的坚持,是在绝境中也要“让大山里的女孩有书读”的信念。
剧中有很多细节让人破防:她拖着病体挨家挨户劝学,跪在地上求家长让女儿上学;她把自己的工资和奖金都捐给学校,却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她在高考前陪着学生们一起熬夜,用嘶哑的声音喊出“孩子们,加油”。这些场景没有刻意的煽情,却在平淡的叙事中,传递出直击人心的力量。
《山花烂漫时》不仅是一部人物传记剧,更是一部关于“教育改变命运”的现实寓言。它让我们看到,在大山深处,有这样一群人,用知识的火种,照亮了女孩们的人生之路;它也让我们反思,教育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不是为了培养多少“成功人士”,而是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选择人生的权利。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张桂梅校长的事迹,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大山里的黑暗,也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山花烂漫时》用影像的方式,将这份光与热传递给更多人,让我们相信,只要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就没有跨不过的山,没有走不通的路。
这部剧值得每一个人去看,它会让你懂得,有一种伟大,叫做“平凡中的坚守”;有一种力量,叫做“教育的希望”。
用教育的星火,点燃大山里的希望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