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是我在观看完《十诫》后,第一时间所引发的思考,不过在讨论思考之前,我们先回到电影:
电影在布景和妆造在那个时代无疑是让人极其震惊的,电影试图还原圣经故事中摩西接受了神谕带领希伯来人摆脱埃及的奴隶制度的故事,电影受限于时代的原因,总体的风格还是具备着极多的舞台剧的风格,演员的表演也偏向于话剧表演。整体观感和当下的电影还是有一部分差异,但电影的场景极其宏大,部门镜头甚至有些油画般的构图和质感,近4个小时的电影不会使得人觉得无聊,并尽力将人物塑造的十分饱满。电影中牧羊女不愿意被物化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还提现了女性主义,同时也具备了一些神学方面的思考。从电影的角度看来,是一部十分杰出的作品。
讨论完电影方面的内容,我们回到本片的标题,在看完电影后,不由的对圣经的故事所产生的一些思考,电影中不乏有人对于'GOD'的统治和旨意提出质疑,其中包括未被解放时的希伯来人,埃及的法老兰塞,不遵从十诫的希伯来人,还有未曾见过神时的摩西,都在一定程度上质疑过神是否存在,如果神存在为什么不来解救希伯来人?然而最终希伯来人还是等来神的代言人摩西,并通过一系列神迹将希伯来人从埃及人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但让我感受到不适的正是这一系列神迹:它让河水污染让埃及人无水可喝;它让蚊虫传递瘟疫;它降下冰雹和天火惩罚埃及人;它杀死所有埃及人的长子;它分开了红海解救了希伯来人,同时淹死了追赶的埃及军队。正是这一系列的行径,不由的让我质疑起所谓的"GOD",除了解救希伯来人以外,似乎"GOD"并没有干什么正确的事情,而它让希伯来人剥离埃及人的统治细细想来似乎也是在用恐惧支配埃及人,而号称投入到自由行列的希伯来人,最后也因为违反神谕的十诫,导致整整一代人被放逐40年。
所以从现在的视角看来,虽然希伯来人脱离了埃及人的奴役,但只是投入到另外一个更加强大的力量的奴役下。另外让人感觉到讽刺的是电影中法老虽然下令杀死所有希伯来人的长子,但最终电影体现的却是埃及人的长子被"GOD"屠杀殆尽,同时通过折磨埃及民众开换得希伯来人的自由。所以"GOD"只是用一种更残暴的方式使得埃及人和不信仰"GOD"的人屈服,这种形式可谓是比法老更加残暴。基于电影源于圣经的故事,不由的让我联想到这可能是为了加强宗教统治所安排的故事,而这一切只是用另一层恐惧来加强统治和独裁者并无区别,以自由之名,行专制之实,再回到故事里不由得让我思考使我们屈膝的到底是自由还是恐惧?
尤其是摩西在被驱逐之前似乎是一个尊重人民,关心群众的伟大领导者,但在接收了神的旨意后,似乎仅仅变成了一个专政的傀儡,仅仅是按神的旨意办事,失去了自我思考和批判的思维。让人心寒的是直到今天希伯来人似乎还是遵守着所谓的教义,这种恐惧世世代代萦绕在人民的心头上,而统治者却可以为所欲为。最后我想说一句:请做见神前的摩西,只相信亲眼所见的"GOD",不要相信虚无缥缈的"GOD"。
电影评分:8.4分,考虑到时代因素从各个角度都是杰作,布景和调度放到今天也毫不过时,题材受限,但也会引起新时代的思考。
以自由之名,行专制之实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朴素而又真挚
电影从清明开始,伴随着清明带来的便是爷爷的去世和姥姥癌症晚期的噩耗,但对于年轻的外孙来说似乎并没有那么可怕,外孙从中发现了发财的机会,想着多照顾姥姥从而更多的从姥姥那儿继承遗产,而电影关注么便是这性格差异巨大的一对慢慢磨合慢慢理解的 ...
一场对于社会制度的暴戾的控诉
前段时间发现《鱿鱼游戏2》都已经上映,而大逃杀模式的开创者《大逃杀》到现在也尚未接触,索性趁着还有精力和时间,赶紧寻来一看。电影从刚开始就铺垫了青年们什么都不干浪费青春的前提,而随后部队的出现也在欢乐的毕业旅行氛围中注入了一丝不安, ...
生活如水
春节出行长途飞行着实无聊,睡了又睡,醒了又醒,然而却始终不得安宁,不知曾几何时在b站离线的电影闯入了眼帘,这个曾经被遗忘在角落的电影总算是为百无聊赖的生活添加了一丝甜味。说来惭愧,整个春节假期因为过分忙碌的安排就仅观摩了这一部电影, ...
传统毒枭配上变性和音乐
电影从“收彩电,冰箱,电视机”这样生活化的唱腔开场,并通过律师的自述式的诉讼词将观众带入到这个故事之中,胜诉后她收到了一个看似略为荒诞的雇佣:把贩毒老大从老大变性成女人。一代毒枭转生成为了艾米莉亚.佩雷斯,电影就围绕着这么具有戏剧张 ...
一头饱含情绪的驴(人)
2022年的戛纳金棕榈提名电影,曾经多次在b站刷到,但却一直未曾打开观看,今日先浅看了2分钟后就补完了全篇。首先电影主角并不是人,而是一只驴EO,电影通过一只驴的视角经历了一段公路电影式的探索,最终走向落幕的故事。电影结尾随着EO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