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看到新闻,国家大力打压,补课课外补习班的新闻。

看到那个新闻后,我想起一部电影《起跑线》,虽然是一部印度电影,但这部电影的很多特征都符合当下的中国教育,甚至是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教育现象。

起跑线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就好比我们的人生是一场比赛,起跑线高的人也就会离终点更近,于是乎很多家长为了起跑线的更近,开始倾覆所有。嗯,学区房,补课班,早教课,这一类商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

似乎优秀的成绩就好像决定了这个孩子的一生,会是工程师,医生,科学家。而很少思考该如何教育出真正优秀的工程师,科学家,医生。


...


为什么这一类的社会现象越来越严峻了?似乎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个问题。而身处教育制度下的我,似乎也在思考着,我发现,比如说补习班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低下。城乡的教育资源下分布太过不均,比如在优秀的学校里,其大部分进来的学生都是由城市里的名校或者农村里的重点高中所培养出来的,而大部分农村中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所受到的教育程度并不高,能得到的学习资源也比较落后。比如现在的父母和以前的父母都不太一样了。家长越位,老师让位,盲目干涉、包办教育。那么真正的教育究竟是怎样的呢?

这一切就让我们尝试着,在这部影片中找到答案。

影片讲述了在传统教育下,大多数人们对现实的教育情况,人们很少去思考教育的本质,而是一直在想着通过教育去让自己的孩子实现富有。

“不能进入好的学校,就没有好的工作,女儿的朋友就会超越她,她会孤单,会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就会自弃”。这也是《起跑线》里的一句台词,似乎也确实是在诉说着现实,也是许多家长对普通学校的看法。很多人因为害怕贫穷,而企图让自己的孩子通过学习而去改变命运。而现实是学习也确实是绝大部分普通人改变命运最好走的一条路。

在这样一种教育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们会因为现实情况而去加入这一类的教育,好让自己的孩子们实现阶级跨越。而在这样一种高压的教育情况下,必然也会出现对这种教育提出质疑及反对的人,当这一类人出现时,教育的本质也就被发现了。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几千年前孔子说过的一段话,短短的十五个字,说尽了教育本质之一是以身作则,当他们要求孩子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在自己做不到的情况下,但是他们都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到。


...


印度这几年的优秀电影似乎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用喜剧的方式去触碰思考社会问题及事情本质。

电影里有许多喜剧片段,但是在这些喜剧片段的背后,却是一系列的教育问题。为什么上学的问题那么困难,拉吉的妻子,为什么那么着急与让自己的女儿去更好的学校,就为了去一个更好的学校,搬家,离开对于自己舒适的环境?为什么教育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为什么就是失去了本质,而变成了生意?

电影的另一个译名叫可怜天下父母,这个名字也是电影的故事一种讲述。拉吉夫妇为了教育,不惜送钱送礼,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从豪宅搬到破屋,不惜从淑女变成泼妇,从富商变成穷工,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得到贫困生的入学名额。

关于这部电影想表达的意思之一,其实也在那个居住过的贫民窟所表现出来过。大人可能很难适应这样的环境,而他们的女儿是丝毫不介意,为什么小孩子能够非常轻易地融入到一个环境里,而大人们却很难接受呢?因为这里的孩子们不会瞧不起她不会英语,不会嘲讽他穿的衣服破烂,也没有人会排挤她。其实这也是孩子们的天性之一,那就是眼里没有贫富之分,没有高低贵贱的看法。


...


电影里有一位非常热心肠的邻居,名叫希亚姆,他们一家都非常的热情,乐于助人。需要某在拉吉没有工资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工资分出一半给了他并告诉他,父亲不能没有钱回家。希亚姆的妻子教会拉吉的妻子怎样在贫民窟里生活,并将自己家的生活物资也分享了给了她。

后来当他们看到希亚姆的儿子所在的公立学校环境不好时,他们也作为回报的捐助了大量的物资,尽管当希亚姆发现真相时,对他们产生反感后,却看见了孩子的笑容,让他放弃了举报拉吉。

但是在这里西亚姆有这样一段台词。政客偷窃穷人的粮食,建筑商偷窃穷人的土地,富人偷窃穷人孩子上学的权利。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穷人家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能得到的良好的教育机会实在太少了。而这些机会大多数都被那些商人掠夺变换成了金钱。

看到希亚姆这样的拉吉,内心深处触动,他向校长提出,将自己女儿的名额换给希亚姆的儿子后,那位校长的行为让他认识到了一件事,教育已经失去了他的本质,而沦为了一桩生意。

电影最后的高潮是公立学校的孩子们表演之后拉吉所说的一段话,这段话或许也说不定的教育的本质应该是怎样的,同样的这部电影的诸多细节也在告知我们店教育的本质究竟应该是怎样的。

教育应该教会孩子们知识,培育他们的品德。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应该学会乐于助人,教会孩子们诚实,知错就改,以自身的诸多行为准则来教育孩子们,以身作则。

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孩子们纯真的感情,培养孩子们的天赋,发展他们的特长,而不是磨灭他们的天性,让他们成为有钱人。

最后,我的公众号是【南风古居】,如果你觉得我写的不错,那就花半分钟的时间去微信搜一下,关注我吧!

作者:杂清

排版:南思

编辑:南思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