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冰山一角
看到太多影评还在讲incel的问题,笔主的观点是incel只是网络世界的冰山一角,没有incel还会有其他的uncel、tncel。
incel只是因为Jimmy此时此刻能够解决困境的方法,因为他在学校不受欢迎,因为他没有交到女朋友,因为他想要成为让父母骄傲的人。
而incel告诉他了假的“世界社会规则”,让他自己钻入了牛角尖,对生命的漠视,对女性的荡妇羞辱,以及无尽的谎言当中。
二.无处不在的社会
谁说孩子上学没有接触社会?不!孩子们从进入幼儿园那一刻就已经是身处在社会之中了。
“今天我的朋友没有和我玩,和拿我玩具的家伙一起玩我的玩具。”这样子的对于人际关系的沮丧早已无形中在反应孩子如何面对社会了。家长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传递,他在这一刻就已经可以自我迸发出“打死他就能拿到玩具”和“我和他友好交流一起玩”两种念头,剩下的就是去做选择。
这种可怕的念头很多人会觉得小孩子想不到,但事实是,这都是人类本性或者动物本性,早在DNA里了。完全可以诱发出难以想象的结果。
可幸的是现实的行为是父母和老师们可以一起控制的,而不幸的是虚拟的社会的行为你我是无法想象和约束的。
三.青少年的困境
青少年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识字了,他们能理解成年人说的话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净化,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要成为大人了!
如果说到这部剧给我最大的震撼,那毫无疑问就是第二集里面的小孩特点了,臭屁的表情,对父母的轻蔑,对成年人言语的模仿,既让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也回想起接我侄子放学看到的那些嬉笑的场面。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当他们遇到网络世界,无限的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们想要了解更多父母闭口不谈的隐秘的事情。无数的信息扑面而来,简单的三句话和他人的说教,就很有可能让他们以为自己认识到了真实的世界。
为什么男人一定要有肌肉?为什么男人要保护女生?为什么男生要踢足球?为什么女生都对长得帅的男生尖叫?
这个答案就已经呼之欲出了。成年人呢?只怕这个问题我们也无从开口,也无从指正,更无从自证清白。
incel就是这么如此的轻易地取代一对父母十三年对他的爱和保护。但我们又如何苛责一颗对于世界的好奇心呢?
互联网没有了incel,也还会有无数的声音解释着这个混沌的世界。
为什么网红没干很难的事就能赚到这些钱?为什么努力得不到回报?
这是我另一个小外甥天天学习摇花手录视频的结果,他对于网红的无限崇拜是否是另一个incel呢?
四.混沌的世界
这就是我们的混沌的世界,无数的现象匪夷所思,即便是成年人之间也有很多认知上的偏颇,更何况是青少年和成年人之间。
青少年总能有自己的符号体系平行于成年人的语言系统,但他们再如何用两个药丸表示不同的含义,也依旧不会脱离这个真实世界的认知。
在房间里变坏的原因,是对于现实世界无法理解的最终的慰藉。他们在理解现实世界上有着一道又一道艰难的关卡,在网络世界发展的今天,这些关卡即便是心智健全的成年人都不一定能渡过,因为这也正是我们的困境啊!
为什么我按时加班上班也没有那个老板的偷懒儿子晋升的快啊?
这是我一年前自己的一个困境,我也是在网上发泄戾气指责这种投胎好的人,进入的怪圈就如同相信了自己的命运不公,仇富的心里折磨了我好久。在发泄几个月慢慢工作打磨后,也让我冷静看清楚了社会的一些规则,其实我进公司没多久,老板对待我比其他偷懒同事好很多了,我在这点上已经得到了较为公平的待遇了。
这个剧让回想起来当时的那种心情,利用网上仇富的某种言论认证了现实的遭遇,来宣泄自己未理解的现实,但其实现实要往往复杂的多,并不是富二代就一定会堵住普通人的上升空间。
这样复杂的理解性,青少年怎能理解和学习,我目前想不出来比较好的解决办法,要么一起思考,要么帮助他正视,至少不要走向那一条最幽暗的道路。
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房间
爱他就予以他自由,忘记出自谁的话了,现在看来自由才是最大的悲剧。
中国的中庸之道还是较为科学的,任何极端都是不可取,容易量变引起质变的就是那些极端的点。
然后,我们再来讨论度的问题。
我们必须认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然后才能理解心灵本身互不相同的事实。即便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也是如此。
那就会必然看到一个又一个紧闭房间的孩子。
不打扰给予无限自由?不行!极端
敲开门把他直接拉出去?不行!极端
这里必须要抛出来我个人观点:只要有门就有缝,你可以站在门外跟他说你的想法,与网络上那些言论、与他自己内心的声音同等重要,他都能听见。你也可以塞纸条,也潜移默化影响他。可以站在门口,耐心听完他的想法。
因为房间在这里本来就是他在你身边最好的证明,证明一切都还不晚,还有机会道早安和晚安。
“一个人在房间里怎么就变坏了呢?”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