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像是一份礼物,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在我面前中。每次泪如雨下的时候,一些模糊的记忆也从脑海里擦过。

1、奶奶、光礼、爱纯,这三代人之间细腻的情感连接,是全剧触发我泪点最多的地方。光礼和奶奶的演技太精湛,一个眼神就足以让人动容。尤其妈妈光礼的人物塑造,从第一集到此后每一集,只要她出现,都会让我眼光泛泪。

印象最深刻的是她去拍遗照的剧情,当她涂上口红、泪水晃动、对镜头努力挤出微笑时,以及跟奶奶说“这孩子有羞耻心,如果找到你,一定是生活过不下去了,拜托你一定要帮助她,就一次”时,眼泪决堤。剧情再到多年以后,中年爱纯为奶奶庆生,承诺给奶奶买假牙时,我的心更是一阵阵的痛。

我突然想起来,以前也答应过要给外婆换假牙,这样她可以继续吃喜欢的食物。后来我有能力做到很多事情了,但和她见面的次数却越来越少。每次打电话,外婆总是在想还能为我做些什么。八十多岁的爷爷也总叮嘱三十岁的我要照顾好身体,即便他自己时日不多。

人会刻意去遗忘一些无能为力的事,是为了保护自己吧。

2、宽植和爱纯一生坚定不移的爱,是我的第二大泪点。世间存在这样的爱情,不过是属于少数人的幸运。那些爱和坚持,也唤起我一些模糊的记忆,大概每个人都会有亏欠的人吧,也会被人亏欠。彼此付出过真心就好。

剧情里到了金明这一代,当她跟初恋离别时说:“我真的很爱你,但我也爱我自己”时,眼眶有些红。如果太勉强或是太drama,那就放手吧。对的人最终会以自然的方式,出现在自己的未来里。

还有很多很多打动我的片段:第一次听到爱纯叫自己“亲爱的”的少年宽植;在市集摆摊,因为遇到高中同学而羞愧不已的中年爱纯;嘟囔着让妈妈“不要在街上吃饭”、和父母打电话憧憬去留学的青年金明…

像是现实和回忆在脑海里的重影,看剧的过程像是慢慢把压在心里的东西移开,得到治愈。

3、 也有一些让我不适的内容,基本都在金明故事线。我的视角里,她大部分时候在索取,用口是心非的语言伤害自己在乎的人——即便在她成年和工作后。虽然从道东里走到首尔大学、留学、职场的成长经历很了不起,但这不是理由。我想她经历了太多压抑和羞辱,内心柔软的东西积压太久,说出口才会变成刺。

她指责父母无法支持自己,但带走了父母卖房的钱去留学;带着父母见初恋家长,努力讨好对方父母;总是用带刺的话和家人互相伤害,同时对爱人却百般温柔...这些桥段我实在无法共情,甚至有些反感。好在,后来她找回了自己。她是实现了外婆光礼期望的”尽情享受世界”的人,可这一切显得好沉重。

——————————————————————————————————————

我讨厌一切美化苦难的叙事,也抗拒所有自我牺牲式的成全和情感绑架。

只要能选,当然要选择过“轻松”的生活,不需要靠刻意吃苦去锻炼自己的气度、靠刻意制造困难去检验关系。如果享受世界需要牺牲所爱之人的梦想,那就算了。靠自己也可以好好地、牢牢地活在这个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