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半觉得有必要写篇长的聊聊,因为这部剧的破题,当这类题材执着在爽跟大尺度的时候,这剧做到“大尺度”的可以不只是画面。
陈正道一直是我认为很擅长用光影跟氛围感为叙事加分的导演,在这部剧里也依然延续了擅长的风格。神秘寂静的村庄,道路两旁是摇曳的烛火,膜拜、祈祷、神女在低吟,地面上的不明物体突然有了动静,打破了宁静,也打破了死亡的自然规律。就这一整段长镜头我只能说给我拿捏得死死的,是真的能够把人带进这个“超现实”元素存在的世界,肃穆诡异又期待后续。然而当镜头一转,又被带回了现实,是受害者家属的无助于迷茫,是罪犯家属的惺惺作态,是媒体的围追堵截,焦躁的情绪逐渐弥漫,迫切地想要一个痛快的结果。进而递进到死刑执行日的到来,死刑室的有序干净,绝对的寂静,逐步归零的心跳与逐渐被拉下的大幕,宛如一场电影的落幕,与中间闪回的受害者被置于混乱、肮脏、与狭小又晃动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才有了加害者张士凯被复活,被赵静按照尸检报告中提到的伤口与遭受的虐待1:1复刻创伤时,特写捕捉张士凯痛苦时瞳孔的收缩、皮肤的震颤。视觉冲击大尺度顶到满的同时,又感受到背后发凉。
而这就是这部剧“大尺度”的破题开始,不再只是为了猎奇,更是为了叙事。是大尺度诡异的复活仪式背后潜藏的绝望与孤注一掷,是长镜头白描死刑室内的绝对安静中受害者家属恨意未消的心理痛点,也是张士凯被折磨时受害者家属内心的波动与复仇的“快感”与“空虚”。
所以才会有汪慧君与赵静并没有因为张士凯被执行死刑就得到解脱,也会在张士凯真的被折磨致死时感觉到荒谬,从而引出本剧真正的大尺度——话题上的大尺度!“死刑是否真的就能够抚平受害者家属的意难平”“私刑正义的道德伦理”“受害者家属的心理创伤”等等。
我们看到的是汪慧君为植物人女儿筹集医药费时,弹幕的谩骂、丈夫的算计、事业的停摆、高额的账单;赵静因为官司缠身被公司劝退,失去工作,一个人空荡荡的家;受害者家属被记者围追堵截,迟迟得不到的民事赔偿。可与此同时,张士凯母亲与妹妹生活奢靡,坐着头等舱、逛着奢侈品店,甚至连出席张士凯的死刑执行仪式都打扮得精致浮夸。审判锤已经落下,死刑被执行,但加害者家属岁月静好,受害者家属在地狱挣扎,受害者极其家属的噩梦并没有因为这场死刑得到解脱,而这种痛苦之前鲜有人提及,更少有人用影视作品反映出来,在回魂计里的这场探讨,不可不谓大尺度。
超现实设定看似给了受害者家属一次“讨回公道”的机会,却又暗藏着由此引发的心理、伦理问题,所以它的大尺度,从来不只是画面,更是一次大尺度对于人性的探讨,让尺度服务于叙事,让叙事展现真正的尺度。
一场“大尺度”的回魂,一次“大尺度”的探讨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今年看过最用心的一部剧
看归队的这段时间里,总觉得自己找到了以前看电视剧的感觉 白山黑水的东北实拍,看得到东北大地的壮美景秀,加上粗粝的妆容,和还原的年代感服饰场景,每一处细节都扎实可感,能让人无压力代入到几十年前东北的那段历史之中 演员们也没有拉跨的,胡 ...
四星。8.2/10。可以说是沟口健二《赤线地带》韩国稍低配版,同样是底层女招待的群像,但是更突出女主一些。这部1986年表现韩国咖啡店“女招待”众生相的现实主义佳作大概是1997年林权泽《娼》的前声,聚焦社会底层招待女:1、出身贫苦 ...
《路上的灵魂》之前的笔记(有剧透)
很久以前做的一点笔记,转移到豆瓣上来1⃣️剧情:两条大故事线,和一条小线:1、浩一郎及其妻儿:浩一愿望落空返乡,准备将光子嫁给他的父亲看到他已有妻儿,终将浩一郎逐出家门,留下妻儿,浩一郎最终冻死在路上,被之前遇到的两个犯人以及小姐和 ...
很多镜头都蛮不错,有很多印象深刻的浅景深。开头女主和丈夫吵架到高潮时戳镜子晃动那一下(镜子里是丈夫),是电影语言上的女性主义表达,很不错的设计。女主离开丈夫女儿后被一个骗子诱惑,最后告发他们的轨迹,不幸在路途中撞上了女儿,女主最后在 ...
01 阿宝 7.5不知人心险恶的男主,呆人有呆福,得到阿宝,死去地府念其爱情送其还阳,高中考试。图为阿宝03 阿绣 8.0男主爱上店铺女子阿绣,狐仙看上男主,真假阿绣。狐仙有七情六欲,但同时也很善良,最后变做阿绣说是来串门,非常的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