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王》很像,少台词多画面,多空镜多意象多隐喻少说教,时刻带着一种批判的目光。在全景与远景,甚至中近景和特写中你都能感觉到人物溶解在黄河与土地中。电影用了视觉化的形式表现思考,例如人物与土地的构图关系、人物的眼神、人物的动作,画外空间的使用,个人感觉《黄土地》优于《孩子王》一点点,并且《孩子王》更晦涩一点。

看过《黄土地》的导演阐释,陈凯歌的文笔很好,从他的文字中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文人导演的种种思考,并且他抓住了故事的精髓,土地在壮阔的同时所带有的反噬性,庄稼人在坚忍的同时所展现的麻木性。“如果把黄河上游的涓涓细流和黄河下游的奔腾咆哮,比作它的幼年和晚年,那么,陕北的流段正是它的壮年,在那里,它是博大开阔,深沉而又舒展的,它在亚洲的内陆上平铺而去,它的自由的身姿和安详的底蕴,使我们想到我们民族的形象——充满了力量,却又是那样沉沉的,静静地流去。可是,在它的身边就是无限苍莽的群山和久旱无雨的土地,黄河空自流去,却不能解救为它的到来而闪开身去的广漠的荒野,这又使我们想到数千年历史的荒凉。”土地与民族是伟大的,但也是压抑的。

今年是《黄土地》四十周年,也是中国西部电影理论诞生四十周年,第五代的出现代表着中国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视觉画面开始成为主导。平遥影展,陈凯歌和贾樟柯对话,他回忆起自己在电影学院念书的日子,他回忆起老师说的电影不是说的,电影是视觉的,是看的,是心领神会的;他回忆起他的班主任对他说的话,他说自己已经十年没教书了,他也不知道该怎么教你们,但是电影是你们的老师;对话尾声,陈凯歌说,自古英雄出少年,真正能拍出特别牛的电影的时候,可能是你自己比较年轻的时候。我每次坐到年轻的学子面前的时候,我努力告诉我自己,就是我既不是大师,也不是老师,你们才是你们自己的老师。

所以,电影应该是视觉的,不是其他的,电影有时在于遵循,更多在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