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个人去电影院看《野马分鬃》。这部电影早在上映一年之前就以其另类野性的名字,以及豆瓣上一段对电影内容的简介——一个大四青年和一辆吉普车的故事,提前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作为一个刚刚大学毕业不过两年的社会青年——几乎和片中主人公相差无几的年龄和身份,我迫切地想从中看到一些关于自己的影子,无论现实经历也好,还是心理感受也罢,当然后者更为重要。结果呢,整个观影过程中我十分平静,直至电影结束从冷冷清清的放映厅走出来,我的情绪依旧非常平和。不是说这部电影拍得多么不对胃口(像此时豆瓣对其评分6.6一般差强人意),而是作为一部青春片来说,它的情节太寡淡了,甚至可以说“没什么情节。”

没有故事

这部影片没有一条可以称得上是主线的故事,将之串联起来的,或者说铺就全片的,是主人公左坤生活里的鸡零狗碎。影片伊始,导演就用一个长镜头为观众展现了一幅学车的场景:驾校里十几辆学员车慢悠悠地沿着规定死的路线行驶,转到左坤时,他竟然一冲动把车撂向一边,随后下车踢倒了那些阳光下红白分明的标志杆,甚至和教练差点干了一架。如果换作其他故事性非常强的电影,这种小冲突肯定不是毫无来由的,必然作为开头的铺垫来应和之后的情节发展。但《野马分鬃》呢?并不。

下一个画面,是左坤去二手车市场买车;下下一个画面,转到大学宿舍,左坤呼唤死党童童;下下下一个画面,又给到左坤去商场寻找做兼职的女友了。驾校冲突,此处被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而非为故事张本。其实这也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它是以表现单一人物及其生活为主的,而不是围绕某个事件作为讲述核心的。

没有动机

动机是催使主人公完成某件事情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极易让观众代入,演化为一种共有的心理体验。我们能在同类型的青春片中看到非常明显的人物动机。比如侯孝贤名作《风柜来的人》——也是本片导演魏书均极力推崇的作品,那几个从乡下来到城市的年轻人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在城市打拼,然后立足。这种动机也成为整部影片的叙事走向。周冬雨和易烊千玺主演的《少年的你》人物动机就更直接了:一方是校园霸凌的恶势力,一方是被欺负的善势力,如此善恶斗争,善反抗恶,给予观众同仇敌忾、酣畅淋漓的情感体验。

但在《野马分鬃》中,这个动不动就冲撞老师和教练、殴打剧组演员甚至带哥们嫖娼的大四准毕业生,没有一以贯之的动机,有的或许只是出于一时心血来潮犯下的种种错误。就像其女友芝芝调侃他说的:你前年说要和童童开车进藏,去年说要去新疆兜风,今年又打算去内蒙,哪句话是真的,实现过吗?而与之作为鲜明对比的有两个人物:女友芝芝和唱“一百首歌,一百首诗”的建材店老板。芝芝为了带父亲去香港玩到处找兼职攒钱,建材店老板其貌不扬,热爱唱歌,先是自费录制专辑,后来一直坚持做到进入电台节目推送。

没有高潮和结尾

《新京报书评周刊》的一篇影评已经间接地谈到这一点,说:它几乎可以在任何一处结束。虽然这么说有些夸张,最后的结尾乃至整部影片的发展肯定都是经过主创人员精心策划而来的,但因其情节的琐碎,没有一个高潮式的片段,有违一般剧情片的叙事原则,使得整部影片看下来,像是无意中拼凑而成。从这一点的拍摄手法上来看,它更接近某种类型的人物纪录片,而非在院线上映的商业电影。

多数文艺片都不以情节取胜,而以人物之间内在的张力,尤以情绪为主,作为串联全片的线索。这种情绪比之情节,当然是细微的,难以察觉的,需要考验观众的观影耐性的。毕赣《地球上最后的夜晚》就被人吐槽“吃个苹果竟然吃了好几分钟”,观众只看着吃苹果这个动作,却没注意到整个过程中人物情绪和环境氛围的变化。如果以此细观,《野马分鬃》也是有自己的情绪线的:从开始学车买车的张扬不羁,到后面遭遇分手等一揽子破事,最后被行政拘留剃掉标志性的马鬃头,可想而知人物内心世界的跌宕起伏。

以上三点特征使得这部影片和其他同类型的青春片比较起来非常不同,可以说,一反常态,是一部没有“远方、故事和酒”的青春片。可是,我们有必要提出一个疑问:到底什么是青春片?青春片的形态也是固定不变的吗?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如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才是青春呢?我以为,只有拍出真正的青春感觉的才可称为合格的青春片。每个人的青春经历当然与众不同,但总有一些东西是相通的——它就像一瓶陈年老酒,不管放置的时间多久(有时恰恰因时间久远才显得回味悠长),只要味道送入鼻翼,我们刹那间就懂得:没错,就是它了。在这些方面,《野马分鬃》自有其可圈可点之处。

自我

套用一句中国的俗语:初生牛犊不怕虎。牛当然没有老虎厉害,老虎还会把牛当成盘中餐,但牛犊之所以不畏惧,是因为它没有意识到老虎的危险性。换句话说,牛犊很自我,牛犊的观念里只有自己,暂时还没有建立起以其他生命为参照标准而共存的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著有“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其中谈到人的青春期正处于角色认同和混乱的时期。也就是说,处在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正面临着寻找某种角色继而从内心承认它的困境——他还没有彻底成为某些角色,但正走在成为这些角色的路上。

影片里的左坤无疑非常自我,这从他和众多人物的关系中就能一览无余。对女朋友,没有表现出身为一个男友应该具有的理解与付出之心。与之相对的,反而屡次向女友借钱,为自己闯下的大大小小的祸事埋单。最后和女友分手,左坤坐在车的另一侧连眼皮都没眨一下,脸也没有转向女友那边提出些许的挽留或后悔。能够从他眼睛里读出来的,只有一个少年不肯表示服输的倔强和固执。他也许潜意识里把爱情关系看成了两个人力量或意志的某种竞争,因而从嘴中吐露一句温柔的软话就等于认输,而竭力保留面子的唯一做法就是装酷一般的不动声色。青春期中的爱情,多数毁于此。

和父母,更不用说。为了攒钱修车竟然偷拿母亲给学生出的真题售卖,招致母亲名誉受损,被学生家长和一众记者上门围堵。内蒙之行的路上,左坤接到母亲打来的一个个电话,但一次又一次选择拒接。他是不敢接,不知道怎么面对自己的母亲。母亲就像一面良心的镜子,完美地照出了他行为上的错误和精神上的不安。或许他同时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时候那个做出任何出格的行为都可以得到父母无限包容的孩子了,现在转而要为某些不良后果独立担责。他的拒接和犹豫,说明岁月和环境已渐渐地赋予其一种迈入成熟的思考。他知道作为儿子,自己有失妥当。

迷茫

迷茫几乎是青春的不二特征,因为此时的青少年正处于众多人生环节中的分水岭或过渡站,人类学里将之称为阈限期。比如从学校的象牙塔步入刀光剑影的现实社会,从宿舍的集体生活转为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再有,从书本上的理论跌进手脚下的实践,等等。面对剧烈而急促的转折,青少年们往往同时还要承受的,或许还有来自爱情破裂产生的阵痛,以及脱离父母的经济支持而感到的“断奶”。如此,怎么能不迷茫呢?

在众多关于青春的电影和书籍中,几乎都能找到迷茫的影子——它几乎以某种监视器般的存在,昭示出青春独有的模样。迈克·尼科尔斯1967年的成名作《毕业生》就展现了一个刚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的毕业生经历的种种诱惑和挫折。一开始,片中的主人公对这些诱惑和挫折毫无招架之力,不善于做出自我选择,因而陷入深深的迷茫和懊恼之中。余华的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同样是一部描写少年独自闯荡社会而感到心理之迷茫和无助的佳作。

以上案例中表现出的迷茫若进一步拆分,具体表现为什么呢?也许是眼看严峻现实扑面而来,不知道如何选择和变通;也许是要和一段特殊的日子说再见,但对未来如何生活和适应,脑中一片虚空。目的性不强,计划性不足,支撑完成目的和计划的韧性也不够。于是飘飘荡荡,晃晃悠悠,像浮萍。这样来看,就能对《野马分鬃》中主人公“无动机、无目标”的生活状态感到释然了。左坤的学车,左坤的恋爱与分手,左坤的去内蒙,以及日后的工作选择,显得非常随意,非常“轻”。父母是公职人员,家定居在北京,打小生活即便不够优越,但也肯定不像那些出身农村渴望进城立足甚至说出“像猪拱白菜”一类自我激励言语的奋青。其录音专业较之导演和演员等略显边缘,却是很多学子梦寐以求而无缘可寻的“上层行当”。因而他的迷茫,既有阶层上的特殊性,不过更多的还是一种普遍性的表现。

平淡。

说到平淡,这几乎不足以成为青春的某种重要标志,但我认为又是极少数不可或缺且不得不重点强调的一点。为什么?因为平淡和电影先天的戏剧性,尤其是卖座的商业电影不符。而且,既有的国产片里,从哪能见到这稀缺又珍贵的平淡色彩呢?要么语不惊人死不休,以重口味如割腕、堕胎等狗血剧情博人眼球;不然就是用华丽包装,把学生时代渲染得如同纸醉金迷的贵族生活,以此张扬某种和大多数人的平凡极不相称的奢华一面;再或者,打着满满当当的怀旧旗号,一味取其回忆中甜蜜又遗憾的部分,却忘记了彼时脚踏的大部分现实,硬是把有血有肉的青春拍成了一部单薄的同学录小册子。

但试问,哪个人的青春里一定就被目不暇接的故事汇充满,而没有稍稍体会到那似乎更为刻骨的无聊与平淡呢?与其说青春是张扬而放肆的,不如说,在或许应该张扬而放肆的年代,多数人就像一条妄想跳出水面来看世界的鱼,只能偶尔鱼跃几次冒个泡泡,最后不得不长时间潜行于水面之下,抱着难以抵达的水上幻想遗憾而煎熬地度过这一时期。青年,作为社会权力结构中弱势的一方,注定是要被翻来覆去地规训的。青年的自我,必定也是一种无疾而终的意淫。而普通人的生活里,处处都是鸡零狗碎。真相与事实之下,不过一地鸡毛而已。

绝少的电影创作胆敢这么做,但我很荣幸在《野马分鬃》中轻松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它的缺乏故事感,人物没有动机和目标,牺牲剧情上的高潮和结尾,都是对平淡和写实的一次致敬。左坤向往的远方即内蒙之行,以没有抵达草原并被警察半路行政拘留作结,就是最好的诠释。《南方人物周刊》的一篇导演访谈里,魏书均是这么坦陈创作之路的:“我们当时有很多执念,要追求真实,用写实的方式去拍这部电影,甚至在一部分美学上,我们觉得要用普通的镜头语言讲述朴素的情感·····挺决绝地做了这样一件事情。”毫无疑问,他这次决绝的尝试,收获了应有的效果。

不过平淡并不意味着和深刻绝缘。如果说平淡是一层外在的肤色,那么深刻就像是这肤色之下鲜血淋漓的骨肉。透过平淡和琐碎之后,再去表达和体会什么是情感或伦理上的深刻共鸣。这一点,我以为《野马分鬃》弱了。一方面在于过于散漫的叙事没能聚焦到某个点,使得观众的视线像流水一般游走不定;另一方面,给予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现空间有些少,表达太过工整,没能看到那种可以让我心脏“咯噔”一下的粗粝之物。

当然,作为一名观众,这肯定也有我自己的因素存在。或许影片中呈现的世界离我自身经历有些遥远——从来没接触过录音系,从来没在北京生活过,也从未有经济能力在大学毕业前入手一辆二手吉普车。豆瓣里有一篇讨论火热的影评更为偏激地谈到,大意为:一个工科生毕业前忙考研找工作等根本无法与片中人物共情。这是事实,说明我们就像余华所言,生活在越来越大的差距里。人人共有的青春,当然也有阶层之分。另外还有的是,毕业两年有余,无论怎样生猛怀念,我再也回不去了。往后过一天,就要和过去更远一步地告别。魏书均导演对此很明白,他说:现在已经不是是否接受规训,而是如何面对中年危机。

是的,青春,总是要过去的。

参考资料:

1 新京报书评周刊:《《野马分鬃》:离电影太近,离电影的观众太远》 https://new.qq.com/omn/20211130/20211130A02K1700.html

2 澎湃有戏:《《野马分鬃》:一匹野马,没有草原》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580530

3 南方人物周刊:《魏书均:野马分鬃的日子》 http://www.infzm.com/wap/#/content/219129

4 澎湃有戏:《《野马分鬃》导演魏书钧:去年放的礼花,今年终于亮了》 https://mp.weixin.qq.com/s/L58MrqAzir_JHTd6BcZgCg

5 电影杂志:《《野马分鬃》导演:终于释怀长镜头》 https://mp.weixin.qq.com/s/Fi7o28HdkjnTa_Ze0o-l2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