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不过今石,唱不赢渡边,前半段几处歌舞场景几乎可以快进着看,后面导演终于意识到自己是想用厚重的历史文本承载一个本可以成为史诗的咏叹调,但节奏铺垫的失衡和表现形式过于流行化使得最后波西米亚狂想曲式的高潮也变得像快餐,紧接着的咏叹也确实显得力道不足。作为汤浅一个重要时期的隐退作,可以理解他在这部作品投入的感情,你可以说他是畏首畏尾了,才导致整部电影总是摇摆不定,在正常与不正常之间摇摆,在一如既往的汤浅式癫狂与略显肉麻通俗的流行文化之间摇摆,不过这些不会让我讨厌,我一直觉得成年人真诚的摇摆是难得的甚至可爱的。汤浅自从大爆后一直在走下坡路,不是说后面的作品不好,几乎每一部我都很喜欢,看到熟悉的汤浅风格时还是会感叹这就是这一代的天才,但后面的作品总觉得没了四叠半乒乓兽爪海马心理游戏里的完全不停歇的一口气看完不敢喘气的恣意妄为天马行空,逐渐像流行文化靠拢,即使恶魔人,在我看来也是不及格的看不下去的堆砌恶趣味的。在这部所谓的隐退作中,不知道曾经的天才汤浅是否因此而挣扎了呢,这种挣扎是否反映到这部电影中,造就了一个扭捏的充满遗憾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到处使不上劲的汤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