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李安的电影,也不得不说这电影拍得真好。
李安电影,讲中国人的故事,但语言对话,剪辑逻辑完全是外国人的,我会觉得过于直白(用猫叫也太直白了!),影片刚开始的对话尤其明显。但正因为直白,让我忽视了表达里的细枝末节,被人物表象骗了去。
做饭吃饭,几乎是家庭片必不可少的情节。《海街日记》里的梅酒,《桃姐》里的牛舌,做饭的人将含蓄的感情通过一蔬一饭传达给吃饭的人,所以影片开头,用如此大费周章的一顿饭表达了父亲对女儿们的爱。而孩子们也表现出了常见的隔阂。
就在我以为影片落点在二女儿同理到父亲,家庭走向沟通走向爱时,大幕掀开,我的脑补略显俗套,李安绝不满足于此。
影片早说了“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不想也难”,主要也就讲两件事,食和色。三个女儿的恋爱对象,包括男学生,出场都是带着情欲的。而且似乎为了将爱和欲区分,几位男士赋予了“有妇之夫”的身份,“有了一个,还想要另一个”。女儿们的感情则像是占有。
还有父亲,因为“父亲”的身份,一直忽视了他也是男人,也有情欲。
大姐决定面对内心恋爱欲望时,换上了鲜艳的外衣,就像影片给出的例题,穿着打扮是人内心的外化,内心深处的欲望肯定也要彰显在外部。父亲味觉退化的设定,想起以前看过的一部小说,同样是人对内心欲望的克制压抑通过外显的形式表达出来,(主观客观已经不重要),真是太棒了!
而不交代父亲的恋爱过程,反而制造身份误会,更像是强化这种尴尬,突出想表达的东西。等父亲把欲抽走,味觉也跟着更纯粹的爱回来了,也解释结尾“女儿”“爸爸”的一呼一应。
这也是和其他家庭片不同的地方,李安再一次展示了他剖析的功力。(和电影的哲学味儿
家这个东西,其实很像子宫,家人们陆续从家里搬出,似乎也是在完成“分离”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