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导演的《包宝宝》,那也是一部与“令人窒息”的母爱相关的作品,本片中总是出现包子,不知道有没有跟上部作品暗暗联动的意思。

在配乐方面,迪士尼总是给人一种稳定发挥的感觉,弦乐和民乐的使用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当美美的初次仪式进行时,外婆等人唱的粤语歌谣塑造了外婆古板的形象,而第二次仪式开始时,外婆等娘家人的力量微弱,当来自朋友的节奏、来自偶像的歌声与家人的传统歌谣自然融为一体的时候,还是让人觉得很震撼的。

并且,连响鼓、木鱼上面都有小熊猫的元素,这未免也太可爱!

“妈妈”角色的塑造,可能略有夸张的因素在,但不得不承认,在我们身边确实有这种过于关注自己孩子的母亲存在。

或许在学生时代大家身边都会有这种人,特别乖巧、特别听话、特别循规蹈矩、特别受老师喜爱,但却会做出更加幼稚而又叛逆的举动。我们会从这对母女身上看到很多人,也会看到自己。

虽然故事设定在2002年,但其实除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电子宠物和老式电视机之外,我并没有感受到太多属于二十年前的时代感(也可能是因为初次观看,注意力没有放在细节上)。发生这些风波的时候,主角13岁。

13岁的我在干什么呢?

初一下学期,正是沉迷于“二次元”的时候。第一次和朋友化妆去漫展,还是妈妈带我们找的化妆师。初二的时候,去了济宁最大的漫展,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次出行算是一次小突破。那天,是我第一次独自出市。

13岁,也是我对tfboys的迷恋最深的时候。初中阶段,也是一次“追星”狂潮的涌现阶段。

月经初潮、青春叛逆,在13岁的阶段,是一个女生对于“寻找自己”的一次尝试。

我们究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

其实我认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寻找自己”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接受“平凡的自己”的过程。

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平凡,是在小学二年级。在此之前,身边的大人为了维护我们稚嫩的心灵,对于小朋友总是只有夸赞的话。做得好了是聪明机灵,做错了是笨拙可爱,总之,一句“小孩就这样”可以总结一切。某一天我的数学考了89分,被老师留下了。那是我第一次经历“叫家长”,也是唯一一次。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我一直维持“好宝宝”的人设,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被留堂是一件特别丢脸的事。那天是姥姥来接我,现在已经不记得她有没有训斥我了,只记得在等待她的过程中,我特别担心她对我失望。

因为担心她们对我失望,所以不敢做出她们不喜欢的事。

我是这样,美美也是。

她不敢承认自己喜欢“四城男孩”,因为在妈妈的口中,他们被贬的一文不值。她也不敢被妈妈知道她对便利店男孩动心,因为她担心这会让妈妈怀疑她要“变坏了”。她说她总是可以自己做决定,但是其实,她一直被困在妈妈赋予她的“人设”里。

这很正常,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设”,大家其实都难以丢掉自己的偶像包袱。

在成长的每个阶段中,我总会在不同的时刻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但是同样,我偶尔也会想——平凡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当妈妈对美美说“不要犹豫不前,不要为了任何人停留”的时候,我仅仅是感觉她说的对,被家人眼中的“自己”束缚,确实是美美的困境。但当她说出“你走得越远,我会越骄傲”的时候,我终于被触动了。上大学以后,我总是会考虑到关于未来的问题。我一直知道家里人希望我回去,但是在每一次假期回家的时候,我也察觉到他们的变化。当我不愿做出他们不喜欢的选择的时候,其实他们也不愿自己束缚住我的选择。

希望我可以不为任何人停留,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