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弹绝不能爆炸,炸弹不爆炸,观众就老在惴惴不安。” --希区柯克

...

历史上著名的电影艺术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在他长达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拍摄超过五十部电影,他擅长用推拉或者横移的变焦镜头,在场景中建立戏剧性的配乐,操控观众对电影的鉴赏力,将观众的目光带入他所构建的悬念之中,他对人物、故事、情节有着超高的理解和独特的艺术表达,使得他的作品成为独一无二不可效仿的经典,而“希区柯克”也成为恐怖悬疑的代名词,今天所赏析的电影是希区柯克的著名杰作《惊魂记》。

这部豆瓣9.0分,80万美元的小成本制作却获得1500万美元票房的电影,不仅是希区柯克技巧最成熟的作品之一,也是心理恐怖惊悚片的开山之作。《惊魂记》对于人类精神层面的剖析使之登堂入室为心理变态悬疑的经典,本篇着重从影片试听视角展开分析,来感受悬疑大师是如何牵制观众情绪,将毫无恐怖画面的电影发展成众人的“心理阴影”。(注:本文涉及剧透)

...
《惊魂记》众多版本海报故事梗概 这部电影讲述了女主Marion在替老板将钱存进银行时因为一时冲动而携款潜逃,中途偶遇一家汽车旅馆并留下过夜,却在淋浴时被恐怖杀害的故事。女主在全片近三分之一便退出银幕,故事围绕是谁杀了Marion继续展开,乍看简单的故事随着剧情的推进不断复杂化,将观众吸引进了这场悬疑恐怖的谋杀案之中。片中的浴室谋杀情节也成为经典,后世称其为蒙太奇的拍摄典范。继而私家侦探也被谋杀,最后Marion的姐姐Lila和男友Sam揭开了这件事情的真相。
...
视听语言
《惊魂记》最令人着迷的除了推动剧情发展的一个又一个悬念和反转以外,最伟大的则是希区柯克在这部影片中运用的拍摄手法,当时为了节约成本而选择运用黑白胶片进行拍摄,虽整部电影并无过多血腥恐怖的场面,但对于制造悬念,希区柯克一直主张让观众身临其境,打破观众固有思想,从小故事,简单的情节着手,带入观众的感官和情绪,让观众和剧中人物一起感受绝望,紧张和刺激。就像希区柯克自己说:好的故事,一定要尽可能的让观众感到痛苦。
电影开场1分55秒纵横交错的线条片头搭配紧张刺激的配乐不由地给予观众强烈的感官刺激。
...
《惊魂记》片头

首先故事开篇就利用横移拍摄方式带观众俯瞰整个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交代日期(12月11日 周五)、时间(下午2点43分)、镜头由远到近的推拉从窗户切入一个窥探视角引出主人公,紧接着交代女主角Marion和情人Sam的关系现状,表明两人经济状况并不理想,为后续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
再者希区柯克对女主服装色彩的基调来暗示Marion命运的走向,这样的设计让观众直白感受到她的悲惨与无奈,比如Marion在携款跑路前服装基调都为白色或浅色,印证她内心的正直善良,纯洁清高,而在携款跑路后内衣外套换成了黑色和深色大衣,这也一步步表明女主内心的动摇和逐渐陷入堕落罪恶的过程。而在女主被刺死之前又穿着浅色睡衣,这表明她跑路的焦灼与慌张使她陷入自责,想要弥补一时的鬼迷心窍并改过自新。
...
...
...
全片运用最多的就是主观视角的镜头剪辑,没有过多的台词和解释旁白,用观点式剪接技法,依靠主角的神情、表演、镜头的变化来叙述主角内心的想法,推动故事的发展,夸大主角内心的紧张程度去营造紧张的氛围。这也是希区柯克最擅长也最常用的手法,他看似调动演员的感官情绪,实际上在“玩弄”观众,让观众身临其境,让观众感受故事,让观众作为主人公去自主调动情绪状态来达到紧张刺激的感受。
首先Marion有携款跑路的想法时出现了5次四万美金的特写,这里主观地带入女主角在收拾行李时内心开始动摇和产生罪恶想法的开端。
...
...
其次在Marion开始亡命天涯的路上,使用跟踪镜头来拍摄Marion逃跑过程,从偶遇老板到警察对她的穷追不舍再到遭遇黑夜暴雨等各种困难。Marion的眼神中一直充斥着紧张、不安和恐惧的神情,这也让她行为局促不安、心神不宁,搭配紧张刺激的配乐更加带动观众情绪,直观又刺激的感受到“逃跑”时的艰难坎坷和心虚慌张。
...
...
而全片最精彩的片段希区柯克却花了7天时间来拍摄,摄影机的移位达60+次。虽然只有45秒,但有足足70+个镜头,平均每个镜头只有1秒的经典片段,通过刺激的声音配乐和变换的画面让观众感受到紧张刺激的氛围和张力。
单从视觉效果来看,利用蒙太奇作用产生的视觉错觉,镜头不停的从刀、面部、手部、脚部、花洒以及浴帘等多方面进行片段化的组合。通过缩放镜头,看到Marion的眼睛和下水口的映射,浴缸流淌的血迹,眼角不知是泪水还是溅起水花的特写。种种细节叙述着Marion的死亡和惨状,持刀黑影的画面也暗示了凶手的身份和动机。 希区柯克所想让观众感受到的“痛苦”,充分体现一种可以直击观众内心悲愤怜悯的直白痛点,就好比凶手行凶时并没有采取一刀致命的手法,而是快速、连续、一刀又一刀的手段,直观感受凶手的凶残,再加上影片不到三分之一,以Marion为基调的女主角就这样骤然死亡,突如其来的剧情足以将观众带入一个亢奋激昂的情绪,在带动观众悲痛的情绪下,顺利设下悬念,继续推动情节发展,不由得产生一种幻象和想要继续深究的好奇念想。
影片主观视角的表达在Norman后续处理尸体时看着车缓慢坠入沼泽地时也有充分的展现,细化的处理了当时紧张刺激的神态与人物心理活动,这也是希区柯克擅长利用库里肖夫效应将观众与人物联系起来,从人物主观视角出发,代入故事情节,看似毫不刺激的画面却让人产生无限遐想:①开始沉车时Norman的紧张期待,眼神一直盯着车,双手抱十,咬手指等细节处理,将观众也拉入“处理尸体”的状态,期待车快点沉入沼泽地,期待这场凶杀事件不被看见。
...
②当车沉入一半却不动的时候,诺曼肉眼可见的慌张,他左顾右盼,焦急,不知所措,害怕事情败露,持续保持双手抱十的状态也显露出一种期许和紧张,即便没有台词但话外音一定是:快点沉下去,快点,快点……
...
后续私家侦探在怀疑Norman想要深入调查时,走向“母亲”住宅想要一探究竟时,上楼过程中,一间房门缓慢打开,利用光影的变换和“母亲”快速出现并持刀砍向侦探,这一过程快得让人猝不及防,也让观众以为马上接近真相时却又酿造另一个悲剧,利用俯角镜头拍摄,再次牵制观众进入侦探视角的无助和悲惨命运之中,同样使用紧张气氛的配乐和侦探的一声尖叫使得影片继续深入一个悬念和高潮。
...
而影片最后随着Marion的姐姐和男友Sam的深入调查,查明了整件事情的原委,同时心理医生揭露出男主Norman的秘密,而Norman在准备杀害Marion姐姐和男友时喊了一句:“I'm norman bates”,我认为这里是Norman的本体主导进行的行为,因为秘密被揭露而慌张之下进行的杀人举动,至于为何身着“母亲”形象,一方面交代之前凶案的结局,一方面Norman装成母亲的样子,将罪证引向“母亲”,来印证前期Norman与Marion对话中说自己母亲生病,用这样的方式保护自己逃脱罪责。

这里就不得不展开讨论结局的矛盾:

心理医生明确表示Norman存在人格分裂,因为从小在母亲强有力的控制欲和严苛形象的关爱下产生了畸形的恋母情节,继而在杀害母亲和母亲的情人时衍生出严重的犯罪倾向。他幻想母亲没有死而是被自己藏起来,久而久之这个幻想的母亲角色被Norman赋予在自己身上,从而产生另一种人格,Norman想要占据母亲,他认为一个男孩最好的朋友就是他的母亲,而“母亲”也占据着Norman本身,她不允许其他女孩接近甚至占有Norman,所以将她们杀害。

...
而我并不认为Norman在行凶和处理尸体的过程中出现所谓人格转换一说,而是为了掩盖罪责加之内心两种身份的互相依赖与救赎,他不得不为自己辩护,同时也为“母亲”辩护,正如当所有人怀疑Norman本人时,凶手转化为“母亲”的形象,而当最后用“母亲”角色行凶时,Norman也才会下意识喊出那句:“I'm norman bates”,所以我认为Norman是自私的,也是清醒的,他擅长伪装一个无辜胆小,孝顺爱母的好儿子,同样他也擅长利用母亲的身份来帮助自己逃脱罪恶,这也印证电影最后的画面Norman与“母亲”头像合二为一,看似他们互相庇护,实际上都自私的在保全自己,最后用邪恶的笑容表达:我是一个疯子,你们谁都不能拿我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