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讨喜的一部日剧,由同名漫画改编。不过这部日剧的剧名被翻译为“吃饱睡足等幸福”是有歧义的,译作“幸福是吃好、睡好、顺其自然”更贴切。而它讲述的内容也正是如此。
主角是一位名叫麦卷聪子的女性,因为患有名为“胶原病”的终身自身免疫疾病,而无法继续原来的工作,但兼职的收入又负担不起现在的居所,无奈只好搬入一处老旧小区,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
表面上看这只是一次搬家,但对聪子而言,这次变动也终于意味自己不得不告别过去光鲜亮丽的生活,不得不接受曾经怀抱的一系列梦想的破裂。所以当医生在检查完聪子的病情后,对她说“现阶段就是正常生活就好”时,她感到不快,也感到困惑,被自己的身体折磨着的人要怎么过“正常的生活”啊?
而住在她隔壁的90岁房东老太太美山和她的照护者司,以及独居大婶,则在有限的生活条件中将衣食住行打理得当,给了聪子(以及观众)很大的启发。聪子逐渐意识到,虽然自己的生活状态因为健康问题而被迫改变,却不意味着自己就毫无选择,比起怨天尤人,不如尽自己所能照顾好自己的饮食起居,将一直投放于外的关注力收回到力所能及的范围才是符合自身现实的正解。
基本上,这部剧中的角色都是所谓“低能量人士”,或因年龄或因身心创伤或因社交边缘,各有各的情有可原,因而无法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代之以慢生活维护独立与健康。因此,我认为这部剧比惯常的所谓治愈剧更有说服力。不希望被单一的成功价值观裹挟因而努力开拓自身的生活空间是一回事,无力可卷导致无处可卷还要标榜自己的犬儒主义是另一回事。差别就像是《不再踏入流量的河》和《逃走的人》。所以我不同意有的评论说这部剧在讲“反内卷”,它其实在讲幸福的基础建设,即自我尊重——生理尊重、心理尊重、社会关系尊重。
聪子还是要与终身免疫疾病作斗争,但她认真生活的态度就是自我尊重的表达,通过把“生存”转化为“生活”,她已经弱化了生活带给她的负面影响。据说原作者正是一位胶原病患者,或许她创作这部漫画的初衷也正是为了雕刻自身尊严的形状。
“幸福是吃好睡好顺其自然”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一辈子的故事
某天在小红书上看到这样一个片段:年轻男女的父母见面,女孩为大家分配海鲜汤,轮到自己就只是残汤。此时,响起女孩母亲的内心独白:我那时应该让她看到我更好的样子。配合画面出现的是母亲年轻时给一家人盛汤,自己也是喝汤底。画面跳转到母亲和女儿 ...
怪异对日常的穿透性思考
这电影是什么大型PUA揭露专题报道吗????虽然依然有石头姐放飞自我,但兰斯莫斯好歹回归了《龙虾》的有趣,进一步提炼了想要通过怪异对日常的穿透性思虑。影片由三个故事组成,演员都是一样的,只是角色会有不同。按照我的理解,三个故事分别围 ...
维持道德批判也是对正义的支持
据说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男主原型蒂姆是美国国土安全局专事打击儿童色情网站的警员,但在最近一次行动结束整理报告时,却被一阵空虚感钳住——恋童癖倒是抓了不少,但是更重要的那一张张图片背后真实存在的儿童又该怎么办呢?受自身良心的驱使, ...
心のお暇
本来打算跑步时消磨时间的这部剧,结果可爱又充满启发。虽然主角的凪设定为28岁,却让我想起《清单人生》里那位善用小苏打打扫卫生的老太太布里特-玛丽,一辈子都在为丈夫而活的她,在遭遇背叛后不得不直面自己的人生,在不断的反思中,确认了自己 ...
孰重孰轻
17世纪中期的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五世宣布要实施对日德兰岛的殖民计划,然而,这个计划却因贫瘠的土地和乡绅恶霸的割据,迟迟得不到推进。一名叫路德维西·卡伦的退伍士兵以贵族头衔为交换条件,毛遂自荐前往那里开拓荒原。但当他去到那里,面对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