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庆幸自己在2月4日的时候怀着好奇打开了芒果TV,因此没有错过这样一部好剧。3月1日看完大结局的我,哭得稀里哗啦,心里也空落落的。回想第一集的不打不相识,到大结局的双向奔赴,高阳和叶晓文也在他们的故事里走过了万水千山。
我很少看到这样写实描绘高中生活的影视作品。没有逆天学霸轻松考上清北,没有比赛逆袭勇夺冠军,没有两情相悦最后又狗血喷头的乱爱故事。有的只是平平凡凡的大学梦,真挚又温暖的同学情,还有被命运和现实反复折磨但大哭一场后仍然微笑迎接未来的骨感人生。剧中的每个人无不在和命运和现实作斗争:高阳从小父母离异,不靠谱的爸爸拉扯长大,多次逃往北京无果,遇到叶晓文后刻苦读书,但也复读一年才考上京工大;叶晓文从小父母双亡,福利院长大,被高阳的爸爸高斌接到铁原后,看到人生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全国大赛中摔倒惜得亚军,但也最终实现了考上京工大的梦想。主角之外,还有糖果罐里长大的金贝贝在爸爸手术后坚定学医的梦想,和叶晓文一样父母双亡的米佳来到没有血缘关系的大姑家后重拾自信热爱生活,不被爸妈支持音乐梦想的赵家宝最终考上临阳音乐学院,热爱写作但多次投稿被拒的田梦最终靠出版的小说考入清大,高考失利但是放弃复读的董大伟选择了另一条通向罗马的别样人生,离婚后一蹶不振的高斌最终拿到优秀教师职称。或许路途坎坷,但一切都在变得越来越好。
追剧的过程中,我在开怀大笑,也在泪流满面,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感慨。印象特别深的是高阳对叶晓文说:“你的责任,我担得起。”十七岁的年纪说出的话早已不会童言无忌,而是可期的说到做到。他幼稚但又真诚地说出:“我现在零花钱分你一半,以后等我赚钱了,工资也分你一半,说到做到。”之后,镜头给到叶晓文,他浅浅地一笑。此时此刻的两个人,已经把对方的未来安排到了自己的未来之中。后来两个人又有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高阳因为叶晓文放弃比赛而自责,叶晓文去集训前给高阳整理了一大本的笔记,高阳带叶晓文回老家帮他放下心里的那把锁,高阳为了挽救叶晓文从小长大的福利院的经济危机答应安娜离开铁原,叶晓文发现高阳不辞而别夜跑五十公里,而高阳因为不辞而别放心不下叶晓文彻夜未眠,叶晓文相信高阳会来在比赛出现意外时仍然坚持跑完全程,高阳为了留在国内答应安娜考上京工大(两个人的故事真的太多太多,细节也真的太多太多,自己去看剧,就不在这里一一描述了)。我觉得足够幸运的是,爱都有回应。高阳消失的那一年,卧薪尝胆,刻苦复读,考上了京工大。
无论两个人之间是怎样的情感,只是彼此的这份真诚,就足以让我潸然泪下。两个人因为遇见彼此,双向奔赴,互相救赎,用奔跑和微笑治愈了童年的不幸。叶晓文在翻看高阳QQ空间说说的那段,点爆了我的泪点。高阳写到:“还有两个月他就成年了,整个世界都换不来我这份快乐,希望你也一样。” 要有多幸运才能在这颗拥有76亿人口的蔚蓝色星球上遇到自己的那份略大的快乐。于高阳而言,从前的他没有梦想,现在他的梦想是实现叶晓文的梦想。而于叶晓文而言,从前的他没有家,现在高阳在哪,哪就是他的家。
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铁原这个不存在的地址。它不是理想的乌托邦,反而像是实实在在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某个角落的平凡小城。铁原三中满足了我对自己高中的所有遗憾,它干净、炙热、真诚、一尘不染、平凡但不平庸。那些发生在我身上的青春缺口,在铁原三中的故事里得到了缝补。青春的纯白色年代本来就应该被梦想和泪水交织,大家奋力冲刺高考,但也少不了小打小闹。很少有人描写那些不出众的普通学生的故事,但是他们才是青春的大多数。
铁原有成长:高阳从玩世不恭变得有责任有担当,叶晓文从敏感孤僻变得开朗阳光,金贝贝从率性任性一夜长大变得懂事坚强,高斌从初为人父的不管不顾变得可信可靠。
铁原有遗憾:米佳没有找到自己的亲生父亲,赵家宝也告白失败。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九八,有得有失才是现实的人生。
我们生而平凡,但也正因如此,才有机会到达彼岸的伟大。十七八岁的青春如风,悄无声息地从指尖穿过。后来的我们奔跑去追风,怀念足以铭记一生的青春、足以泪流满面的夏天。
或许我就是高阳,未来的某一天,会遇到让我交付一生的叶晓文。
“幸得识君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
我永远怀念因与高阳和叶晓文相遇而炙热的冬天,永远怀念铁原的纯白色年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