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说,在情爱胃疼的外表下,这实际上是一部谈论灾难,工业发展,怀念过去,迈向明天的电影,也可以说是冈田麿里的《铃芽之旅》。然而两者有着共同的问题:混乱且仓促的剪辑台词处理,过于含蓄与纠缠的主题表达。《梦幻工厂》的问题甚至更甚。

故事的主线围绕着菊入正宗与佐上睦实两人的爱恋展开,也为观众构建了一个足够奇特的,“永远不能变化”的虚假世界。然而随着两人爱恋的深入,来自现实的孩子五实也察觉到自己对菊入的那份爱恋,随着她的情感波动,这个虚假的世界也陷入了危机。

然而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个故事的主线并不在这个“虚假世界”中,哪怕这个世界发生再离谱的事也是现实叙事的附庸,所以不要因为现实伦理而纠结在“女儿喜欢爸爸,女儿嫉妒妈妈”这种意有他指的建构上。而在现实中,五实是菊入和佐上两人的女儿,因为一次疏忽,女儿失踪了,就此进入了这个虚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是不可改变的,除了五实自己逐渐长大。
这里我要堂而皇之的给定一个假设,这个“虚假世界”正是五实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的一部分。因为一切既定不变,而只有自己在长大,这和现实中的你我体验是有相似性的,就像恍惚中发现今年不是19年,而是24年,自己已经长大了5岁了。
电影中也给到一些明示,比如世界与现实的裂隙会随着五实的情感波动而变化,比如只有她一个人变化等。种种事件都表明,五实对虚假世界本身的影响是有主观能动性的。

那么为什么又要花大篇幅去描写虚假世界中的人们呢?目的有两个,一是故事上要借情节发展将五实送回现实,二是冈妈想借世界内的事情,描绘一个永恒不灭的关于爱与伤痛的故事(她要发病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根据印象与台词的暗示对这样一些词语进行串联:爱——疼痛——叫声——婴儿/孩子的啼哭——父母与孩子——代际——时间——时代。所以是的,正如我开头所说,这个电影的主题中包含的东西是:还念过去,迈向明天。也许这样说依旧很牵强,那么我接下来会说的更加具体些。

不可避免的是:这个故事中属于过去的时代是泡沫破裂的时代,除了对电影进行分析,后面我还会拿一些场外证据来印证这一猜想(如果不知道什么是泡沫时代可以自行搜索)
在虚假世界中,菊入和佐上还是孩子,他们与这个世界都象征着现实中的过去,那个过去中,他们正青春爱恋,工厂也如火如荼(也许这里佐上父亲等人就象征着维护泡沫的骗子)地运转着。五实误入了这个世界,她在这里就如异类一般,只是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观察者,她只能看着这一切发生,爱也好,痛也好,都与她无干。尽管她并不真的身处这个时代,但是这里是属于她的,来自过去的伤痛的延续。
而在现实中,五实是个失踪的孩子,她的父母十年来都承受着失去女儿的愧疚与痛苦,那份痛苦讲他们锁在了十年前:他们年轻,热爱,但痛苦,痛苦到无比希冀细心裂缝的叫喊。
这份痛苦实际上与五实的痛苦是一样的,是来自过去的伤痛的记忆——是关于那个泡沫破裂的时代所带来的此生难忘的痛苦与绝望。
尽管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遥远的过去了,但是作为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菊入和佐上,作为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他们的孩子五实,都不可避免的,一生都活在那个一瞬永恒的黑暗的日子里。哪怕现实中的日子如何变化,时间总是连续的,伤痛不会消失,而会结疤,这疤也随着前人的痛苦传递给了下一代,它的痛处依旧清晰。我想这就是关于这部电影中关于虚假和现实的,也是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最合理的解释。

实际上,在横山克写给这部电影的原声中,第一首曲子的名字叫做《1991》,而1991年,正是泡沫经济破裂的一年。导演冈田麿里出生于1976年,1991年时,她15岁,这也是电影中主角们的年龄。你能说,这一切都是巧合吗?这也能解释这个世界里的东西为什么这么混乱且不能为常理接受(也可能是冈妈就想这么写),因为关于那段黑暗日子的记忆就是如此混乱且让人难以接受,泡沫一代的留下的足够多的作品已经可以让我坐实这点了。

当然,我也不得不指出电影的缺点,它实在是有点太含蓄了,对于故事台本的处理也太草率了,除了进行思考与猜想,我很难第一时间就意识到这实际上是怎样的一个故事,这一点上,《爱丽丝与特蕾莎的梦幻工厂》和新海诚的《铃芽之旅》半斤八两。然而我个人还是更喜欢前者,因为它的故事再混乱,也不至于到了《铃芽之旅》那般像是将主题与故事强行拼凑起来的地步。不得不说,今年来日本的新生代动画导演都在尝试做宏大主题电影,但是确实欠缺火候,大可以多学习学习老前辈们的经验。

电影名为《爱丽丝与特蕾莎的梦幻工厂》,然而全片下来也没有解释到“爱丽丝与特蕾莎”这两个名字,更没有对工厂的存在做更多除了设定上的解释。但是我们不难发现,电影的开头与结尾都是以工厂的画面进行的,在开头,工厂经历了一次爆炸,世界就此停止变化;结尾,在荒废的工厂中,温润的阳光向后照去,一直向后,向后,像是工厂一直在往前移动一般。这正是冈妈对于时代变化的,一种颇有趣味的象征。
而关于“爱丽丝与特蕾莎”,我能找到的,能将这两个名字联系起来的故事只有一个: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原名叫做《致特蕾莎》,然而在传播途中因为翻译失误,才有了这家喻户晓的名字。
属于过去的真实的特蕾莎和属于现在的虚假的爱丽丝站在一起,在轰鸣的工厂中,在工厂的废墟里,一起迈步向前,写下了这封留给泡沫的,永恒的信。也许对于今天的刚刚经历了一场浩大灾难的我们,这封信同样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不,是那共鸣声震耳欲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