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你们对于中国电影存在什么样的理解,我不知道你们对于主旋律电影存在什么样的态度,这部电影究竟是差到了怎样的地步能让你们用一颗星来否定?
归根结底,究竟是偶像的对立还是对电影本身的不满,能让你们毫不犹豫的给数亿投资的电影按下否定键,当然影片投资并不是评价电影好坏的标准,那么你们又是按照怎样的标准来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的呢?
作为一个传媒专业的学生我其实很少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一部电影的评价,因为我知道电影专业的人和观影大众在电影的理解上还是存在一些差异性,但却没想到差别会如此之大,竟然是一颗星距离四颗星甚至五颗星的差别。
我代表不了观影大众,我只能用最根本的自我感受来评析对这部电影的感受, 在这里我尚且不做专业的影片分析,不做影片剧本,结构,人物的评析,单从这部电影主题来说,作为中国第一部撤侨电影我觉得是有承上启下的意义的,因为这代表着中国软文化模式输出的可能性。
如果说前几十年世界电影是被美国英雄主义电影主宰,通过大枪大炮高科技武器特种部队来宣扬美式主义思潮,那么这部电影则是中国大国崛起路上的新式英雄主义,没有大枪大炮的对立,通过独特的外交官视角输送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如果说《战狼》多少带有一些传奇英雄主义色彩和个人英雄主义色彩,那么这部《万里归途》就是地地道道的、有血有肉的、可信度极高、共鸣性极高的中国特色英雄主义电影,它开辟了一条看似平凡却伟大且崭新的道路。
在这部电影里,没有烘托主角的伟大,电影中的几个外交官角色也有血有肉,害怕死亡,会有对立,会有冲突,不是刀枪不入,不是武艺高强,是通过各色各异的人物群像来烘托中国的伟大,这是以前中国电影里少有且极不常见的,光从这一角度来说,这部电影就不应该受到一颗星的对待。
如果你只是对电影里的某个情节缺陷,对电影的里的某个演员不甚喜爱,就送这部电影一颗星,那么你对电影的理解恐怕也就到此为止了,多说无益,写累了,就这吧,你听不听是你的事,我写不写是我的事,如果通过这些文字能让一星大军里只是一个人改变固有想法那就是我的成功。
最后的最后,我想对那些打一颗星的人说,如果你们可以通过对一部电影的否定能让你们喜欢的爱豆哥哥更加成功,那么你们做不到,如果你们用一颗星的否定能让中国电影止步不前,那恐怕你们也做不到,因为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们永远成为不了电影观众的主流,一部电影的好坏,时间终会证明,而不是靠你们的自作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