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年浩劫”的宏大叙事中,小人物的命运与故事被消解在一声声口号中,被隐匿在大字标语中……“他们为了亿万人的将来而斗争,而我只惦记一个普通人的今天”。有多少故事是没有结局的,或许会遗憾。但“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算了”。这是19世纪80年代的电影,虽然浩劫中的伤痛也许不会消失,但未来也会像春天一样到来,会充满生机。这也是那个时代的主体叙事吧。但如今,“希望”好像已经不再是反映时代的主题了…….这也同样值得人们反思。

影片中对于“性别”也有特别的诠释。从如今反观当时的社会观念只会觉得“传统”,特别是从西方女性主义角度。为什么女性非要是长发?看了戴锦华老师的讲解才知道,原来中国最初的性别意识是“女性要夺回做女性的权利”,而非对男女平权或非二元性别的追求,于是才恍然大悟。

整部电影呈显暖色调,画质也很清晰,观感十分舒适;运镜和“文艺腔”也十分有“年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