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事情,只有在它最开始的时候,才是它原本的样子,越往后就越偏离,但仍然是值得努力的。我们努力,是为了让它不偏得更远。”

大多数人的学生时代都是简单单纯的,学习、考试、升学,为荣誉而战、为梦想而战、为正义而战。象牙塔里的校园生活就仿佛温室大棚,遮挡住了社会中的血雨腥风,即使学生之间也有尔虞我诈的算计,但那些只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我们出身于不同的家庭,拥有着不同的背景属性,不是所有人的学生时代都顺风顺水,有些人过早地见证了社会的残酷,生活没有给他们选择的机会,他们避无可避只能承受。孩子,他们的承受力其实强于成人,因为他们还年轻,未来的路很长,他们必须要走下去,所以他们默默地爬起来,和着血与泪一步一步攀升,甚至超越了跌倒前的高度。然而,一切的过程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蓦然回首,满目疮痍,外界只看到了他们成功升起的辉煌,但有谁又会注意到他们早已百孔千疮?裹好衣襟,他们在众人的羡慕与欢呼中一路领跑,给外界留下的永远是自己远去的背影,但却没有人真正看清他们的正脸,那是一路上踽踽独行的寂寞与孤独。高处不胜寒,海拔越高,气候越冷,他们只有筑一只更厚的壳来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害,群体的温暖在他们心中早已麻木,不是他们天生特立独行,而是他们已成习惯,唯有固执地坚守,才不会让自己倒下。成功的正面是辉煌,成功的背面是沧桑,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同时看到正反两面呢?

年少的李峋心中也有那么个单纯的梦,即便母亲拉扯姐弟俩长大的生活很艰苦,但他依然为自己骄傲。李峋很聪明,他的心中始终有一杆秤,一杆公平正义的秤,他不会用自己的技术去做违背原则的事情,打赌当面盗号只是圈点小钱,那时的他只是简单地认为这些只不过是他改善生活窘境的变通手段罢了。付一卓最初找李峋改成绩的时候他是一口拒绝的,这是他的骄傲,也是他的原则。然而,现实生活的压力总是让人在道德的边界上反复试探,即使是再聪明的人也会滋生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终于,有那么一次,李峋还是跨越了原则的底线,年少的他仅仅以为这只会是自己人生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却不料他打开的竟然是潘多拉的魔盒。“所有的事情,只有在它最开始的时候,才是它原本的样子”,他以为自己只是帮助兄弟糊弄了一下父亲,他只是以为暂时挽回了母亲的生命,他以为这次小小的篡改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时间掩埋。然而,一切都事与愿违,兄弟贪婪地把分数改得高的离谱,引来了上级领导的严查,两人一起被学校开除,母亲也还是走了。那个雨夜,李峋找到朱韵的母亲,他不顾一切地想揽下所有的惩罚,就是希望一切尽可能回归原点。有些错是回不了头的,李峋什么也没有改变,从高处跌入尘埃的不仅仅是被学校开除的天才,也有李峋引以为傲的自己的品性。复读一年,重新出发,他固执地从原地爬起,不是想掩盖这个污点,而是要引以为戒,此生为戒,犯过一次的错,不会再有第二次。

南湖大学,他与她重逢,他其实还是记得她的,那个雨夜追出来给她送伞的小女孩。方舒苗说李峋只对朱韵一个人温柔,其实这话是不对的,李峋只是会与朱韵周旋,不像对待其他人那般一脚踢出局。有些人总是想看到支持自己的道理,然后数落别人为什么比自己命好。李峋不是只给朱韵一个人开绿灯,而是因为大多数人与他的交往都有心思不纯,方舒苗想要的是班委加分以及基底学分,高见鸿想要的是学霸的众星捧月,朱韵不图李峋什么,她只是想帮助方舒苗和高见鸿罢了,其实我们再看看任迪,李峋对任迪就有耐心多了,只是因为任迪是真性情的,她不会让李峋觉得假,自然也就愿意靠近。

高见鸿与李峋的分分合合,其实是最初就注定的,性格决定命运。高见鸿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确实是个很聪明的人,虽然比同龄人聪明了许多,但他依然还是个人,不能称为天才,他有两个很致命的弱点——虚荣心与刚愎自用。蓝冠宣讲会那天,朱韵与高见鸿对李峋的极端做法为什么得出了截然相反的评判?其实不是因为爱情的力量,而是因为他们俩对李峋的态度与认知一直都存在偏差。高见鸿从未在心底真正服过李峋,他从不承认自己与李峋之间存在绝对的实力差距,所以他总会潜意识地弱化李峋的付出或正确的一面,放大自己受到伤害的过程。朱韵说因为李峋坚持了自己的计划他们才中标,朱韵还说通过这件事让她快速认识到了自己在职场上的稚嫩,朱韵对李峋是真正服气的,所以她才会优先换位思考去评判李峋让她在这件事上学到了什么,为团队挣得了什么样的收益,至于那些不太令人舒服的过程,在结果面前都不值一提。高见鸿却觉得李峋想让他出糗,然后扮演拯救世界的戏码,但他却忽略了是他与朱韵二比一拒绝接纳李峋的提议,他现在开始怪罪李峋为什么不选择更温和的手段与自己沟通,但当初拒绝改变的难道不是他自己吗?李峋如果不选择釜底抽薪更换投标文案,他们甚至连宣讲的机会都拿不到呢。李峋是可以教高见鸿一步一步变得更强,但他没有义务放缓脚步为了匹配高见鸿的成长速度而把自己的事业线当做高见鸿的演练场,在李峋能够成功的地方,为什么要给高见鸿失败的机会呢?大家都是一个团队,“李峋的成功”自然也与“高见鸿的尝试”是平等的,为了让团队利益最大化,自然能者领航,自然胜者为王。

蓝冠虽然只是一个小插曲,但却揭露出李峋与高见鸿在三观上的冲突,或许高见鸿对编程是有单纯的热爱的,但他对于名誉与利益的追求绝对要高于这种纯纯的热情,李峋与他在眼界上的差距更打破了他心中的这种平衡,一次两次多次的摩擦,终究会将那份并不充裕的热情消磨殆尽。七年后,他们反目成仇,我一点也不意外,嫉妒会让人扭曲,看不到别人的付出,只纠结于自己的伤害,如果他们不想走入绝境,最好还是保持着无关利益的基本距离。

朱韵与高见鸿是不同的,她与李峋一样都对专注的事情抱有更多的热情。从吃错饭到乌龙房卡,从猪八戒到过河死,从课代表到蠕虫病毒,从脱口秀到消失的金发,朱韵与李峋会互殴,但从来不会真正上升到对方人品的仇恨,而且恰恰相反,他们在一次次的打闹中更发现了对方身上的闪光点。

我不觉得李峋对朱韵是一见钟情,如果说吃饭与房卡是命运安排的乌龙,那么后续的一系列捉弄就是怀着恶趣味的泄愤与试探。朱韵是在无忧无虑中成长的,那个雨夜,一墙之隔,他淋着雨为自己的错误奔波,她窝在家里有一大群人围着她庆生。他想知道当她生活不顺时会如何应对,他想知道公主走入凡间后会如何自力更生,他一次次制造着麻烦,却发现她还是她,那个不会被生活磨灭掉热情的她,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他一点点沦陷。

张晓蓓事件是李峋在心态原则上的一次大爆发,也揭示出他对朱韵执念的根源。宣讲会之后,李峋就意识到了张晓蓓的阴谋,他会主动找高见鸿修复关系联手抗敌,但却会把朱韵排除在计划之外,其实是因为他想守护朱韵的那种简单与单纯,不想让她过早地接触到社会上的尔虞我诈。朱韵去张晓蓓那里投诚,李峋是很生气的,他不是气朱韵的背叛,而是担忧她以卵击石。李峋说朱韵计划之前应该提前让他知道,李峋无情地揭露了朱韵利用父母的力量扳倒张晓蓓,李峋把自己违纪的事实实锤再实锤,在朱母的介入后他对朱韵的态度有所退却,其实是因为他自卑,虽然并不是自卑自己的个人能力,而是自卑于自己早已丧失掉的学生时代的纯真,他很怕自己污染了朱韵的那份正义与单纯,却又忍不住靠近,向阳而生,她就是小太阳,而他才是向日葵。

【未完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