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爱奇艺可以说全面拉胯。
就剧来说,年初的【繁花】到年中的【庆余年】第二季和【玫瑰的故事】都是腾讯播出,简直是被吊打。
而把保留综艺【喜剧大赛】已经快要做出ip之后又被腾讯截胡,简直不可思议。
从最初的【奇葩说】到后来的【乐队的夏天】再到如今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米未和爱奇艺的绑定程度之深可想而知。
但是明明就是三喜的综艺怎么偏偏变成了【喜人奇妙夜】呢?想不通。
是因为爱奇艺给出的支持力度太低了么?还是说腾讯视频财大气粗直接用钱给砸下来了呢?要知道,笑果出事之后,腾讯对于喜剧的布局想要把米未收进版图也犹未可知啊。
就像当初的脱口秀一样,先是合作,再是控股,后面就直接收编了。
马东应该也是考虑到这一点了,但是主动权这块,也就是核心的内容制作应该绝对不会放手,真的不想看到当初什么都敢说的脱口秀最后变成什么都说不成了,那样的话,就太令人难过了。
如果总结下来我寻思着估计也就两个方面的原因让喜剧大赛变成了喜人奇妙夜。
一是爱奇艺作为大平台的骄傲和自信以及高姿态,觉得与米未绑定合作如此之深,肯定不会跑票,以致于双方谈条件的时候肯定出现了偏差。
另一方面估计就是腾讯给太多。
其实两者都是一个意思,利益罢了。
虽说怪不了谁,但是我觉得爱奇艺方面和米未对接的负责人可以辞职了。
以上主要是是一些主观的片面分析和看法,接下来说下作品。
改了名字其实花了一些时间去适应,所以看前几个作品的时候没怎么笑,尤其开场时候那段漫长的尴尬的表现形式直接让我脚趾扣地,还有增加了金靖和宋木子两个可有可无还有些聒噪的主持人听得很不习惯。
但一想到,他俩现在都是米未的。好吧,理解。
我是看到【年终大奖】这个作品的时候开始笑的,其实作品很像样板戏,但是它的优势是能够轻易共情,再加上演的也不错,所以拿到了高分和认可。
接着就是量子力学的【小品的世界】,其实我一点都不觉得是在致敬,反而嘲讽拉满,又恰恰是这种嘲讽和现在的我们刚好想要听见不一样的东西形成了完美的共鸣。所以有人看哭了,也有人看笑了,更多人看到了作品之外的东西,成长和亲情。
很多人会觉得这个作品好,是因为它不但好笑,还有深度,并且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至于什么包饺子之类的煽情就全部见鬼去吧。
另一个想提得作品是又一轮的【断片山】。
这个作品的高明之处是逻辑形成了闭环,然后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惊艳之感。第二是攀登插旗的精神,像是西西弗斯推石头一般,一种纯粹的,傻傻的坚持,投射到了很多为了梦想而努力的人身上。第三是与组合名字的天然契合,看过喜剧大赛的都知道这哥俩一路走来并不容易,可能真的是名字没取好以致于前两届都很快被淘汰了,但是又一轮的定义不单单是一轮游也可以是一轮又一轮到底啊。
最后,怎么说呢,喜剧节目而言,就算被骂,但是仍旧好于世面太多同类型节目了,珍惜着看吧,各位。
【喜3也好,喜人奇妙夜也罢,不过换了一个名字,且看且珍惜吧。】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实在看不下去!徐志胜,还是综艺和脱口秀更适合你!】
看了4集,实在看不下去。这部剧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丑,男主角长相丑,男主角演技更丑!倒也不是对徐志胜本人有什么意见,甚至还还挺喜欢看他的脱口秀和综艺的,情商和搞笑程确实没得说。说回剧。一个架空的背景,一套讽刺的设定,一堆刻意的反转,简 ...
【剧看多了会发现很多东西都是对比出来的,目前来看,剧情不错,虽然慢了些,但胜在合理。】
这剧播出之前的幺蛾子大家多少都应该有所耳闻,偷税漏税应该是真的(不然项目不会停滞这么久),后面被人搞也是真的(竞争对手的推波助澜必不可少),接着有人保(主要是保剧)还是真的。在资本博弈面前,最先被抛弃的,永远是如商品一般有着明码标价 ...
【更紧凑的节奏!更高燃的场面!更还原的人物!】
如果说第一季还原度最高的角色是王也,那么这一季还原度最高的当属肖自在!想从还原度来聊下这一季的可看度。第一季的时候,无论是张楚岚和冯宝宝,还是风沙燕和诸葛青,以及其他很多角色都没抵过庞大原创党的口诛笔伐。印象中唯一能够幸免于难的似乎 ...
【开年惊喜之作,四星好评。】
我发现电视剧里一个有趣的现象,咖一多,准翻车。反倒是那些名气不大,演技合格的“小演员”一旦得到机会,反而会超常发挥。【锦囊妙录】是典型的后者。除了男女主角胡冰卿和翟子路有点名气,其他配角叫的出名字的很少,但名气不大往往意味着必须要演 ...
【不太行,开局暴露的毒点大于接下来的期待!】
第一集上头,第二集下头,第三集,直接原地裂开!1,追凶大于推理的对峙。这部悬疑剧的悬疑度并不高明,相反,从开篇就直接点出了好坏阵营,不仅观众是上帝视角,就连对峙的双方,全都心知肚明。一方杀人要逃,一方缉凶在追,全程紧张刺激,高燃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