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波动”对这部片子有一句评价:“当你作为系统的共犯时,你的业绩就会上去;而当你作为一个人的时候,你的业绩就下去了。”非常经典。
这部片子让我佩服的是,它在两个小时内全面呈现了资本主义借助数字化为每个个体打造的生存之网。
全片其实分为两部分,是双女主,前半部分将逼女主走向绝境的因素一一呈现,后半部分通过查案为每一个具体因素卸责。故而呈现类似纳粹那样“人人有罪而人人无罪”的荒诞感。
一方面,绩效压力使得各部门不断剥削下游部门。学校为了就业率逼迫学生接受不合规定的实习工作,公司逼迫员工无限加班+抑制情绪,员工枉顾客户利益和意愿诱导消费。另一方面,不同的分工体系造成人际疏离。不同行业的人互不理解对方的受压迫处境,以父母老师为代表,他们并不理解女主只是接打电话有什么辛苦;加班和工作时间的无序性导致朋友无法相聚,友谊共同体被消解,这种消解令人被迫将休闲时间用来工作,同时使人除了工作业绩之外再无获得存在感和归属感的途径。这两方面一边制造压力,一边剥夺人们逃离的空间。
后半部分其实是换了个主角,通过破案的过程呈现每个具体的人和部门卸责的逻辑,一个生命是被不同部门联合形成的体制压迫而死的,每个部门都只是尽力完成上级下达的评比指标,每个部门的工作都不足以导致女主的死亡,甚至每个部门里的压力制造者都是绩效标准下的优秀员工,你无法找任何部门的责任,因为要负责的是那张由每个人的尽职尽责打造的无形之网。就好比每个纳粹军官都不承认自己到了罪,因为他们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而已,他们是优秀的、有责任感的员工,但他们同时是纳粹屠杀系统的零部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恐怖就在于此,细化的分工使人自身、人与人处于割裂状态。没有人负责,那责任只能是死者本身,她太脆弱、太不懂事或者干脆有毛病。可是导演多么周到,他用舞蹈明白的告诉观众:这本是一个张扬热烈、充满活力的生命。
这样一个系统就如同卡夫卡那个找不到的城堡,具有无上威权却不沾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