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纷飞,人如草芥, “天涯海角,唯望君安” 都是零星的奢望

命运开了一个玩笑,先用战争打破国界,然后爱情接踵而至。二者相遇,沉默是把伤害降到最低的唯一方式。

看了这部电影真的缓不过来呀,真的觉得心肝脾肺肾都虐得痛!在自己的公众号写下关于《沉静如海》的感受,稍做删减修改搬来豆瓣,也只是想记下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感动,与为它所动容的朋友分享。

有兴趣的豆友欢迎垂阅原文哦—— https://t.1yb.co/riWQ

2021.5.29

有些电影,一如其名,比如 Le Silence de la Mer 。也许是成熟了,和年少时看这部电影的感受有那么些不一样了,曾经看一遍就藏在心底,一旦重温,久久压抑的感情喷涌而出。

有幸两部都有欣赏过,但正是因为有2004年版的完美演绎,让我忍不住去读它的原作。

有人说,这部作品的原著小说和电影《沉静如海》的关系更像是相辅相成。第一遍读完它,很难形容什么感受,但是电影的加持,觉得这部作品本身就像大海一样,表面平静,但细细咀嚼,它在海面下已经掀起千层浪。

“本来注定有情无缘的东西,偏偏有了那么一点机会,可以让人钻一点空子,于是人抵挡不了这种诱惑。”——《爱情的尽头是爱情》

有人说:“人们用两种方式打破国界——时而用战争, 时而用爱情。”

命运开了一个玩笑,先用战争打破国界,然后爱情接踵而至。二者相遇,沉默是把伤害降到最低的唯一方式。

没有战争,不会相遇,因为战争,无法相爱。

这是本片最让人揪心的地方。它放大了爱情这条线的同时,也引人思考这段爱情因何而生。

沉默是被侵略者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可又变成了灵魂所不能承受的最深沉的爱。战乱之下,两个彼此间隔着国仇家恨的人,注定所有属于爱情的美好都不能发生在他们身上。

全片男女主角之间仅有一句对白。然而对话的缺席,却使得观众更能抓住每一个眼神、小动作背后的深意。

...

“我之所以喜欢大海,是因为喜欢它的宁静。我说的不是海浪,而是别的东西,神秘的东西。是隐藏在深处,谜一样的大海。大海是宁静的,要学会倾听......”

“我很高兴见到了一位有尊严的老人,和一位默默无语的小姐。”

如此隐忍又含蓄。

军官和女孩之间所有的暗流涌动都化作了琴键指尖下的巴赫、想碰触又收回的手、默默无语的回眸和对望,还有两人唯一的一句对话:“Adieu”(别了)。

这些都是他们压抑不了汹涌爱意又不得不守住自己的心而露出的蛛丝马迹,爱总是会留下痕迹的。

整部电影中,对人物的“克制”的刻画,真是细腻到令人拍案叫绝!

...

爱一个人,先要尊敬她。

我们的目光会忍不住追寻喜欢的人,甚至用眼神去狠狠表达爱意,但是军官对心上人一直持着一份敬重,他克制着因情而生的冲动,不愿意去冒犯自己的心上人,这和因爱而不得而想要侵犯女孩的表哥形成了对比。

圣诞夜是最放纵的一夜,也是最克制的一夜。

出门赴宴前看见心爱的姑娘独自坐在起居室的火炉旁,才真正情不自禁地走进去,轻轻抚摸她的影子,然后弹起了初见时她正在弹奏的,自己最爱的《巴赫平均律》。

火光照在女孩的脸上,从一开始的惴惴不安,随着琴声,逐渐变柔和的脸,她沉浸其中,他也是,他们都沦陷了。音乐让他们在无声的交流中探进了对方的心底。连观众都沉浸在琴音里,音乐戛然而止,把所有人出窍的灵魂拉回躯壳。

他的弹奏突然中止,坐在钢琴前偏头看看她,起身时那满带侵略的目光看得人心跳加速。这一刻,他是真的以一个男人看心爱女人的目光看着她了。他缓缓起身,走到她身后,看着她纤细的颈,手慢慢地伸过去,搭在椅背上,他的指尖是不是轻轻触到了她的衣裙?

他平稳了自己的气息,理智回归。

“祝你圣诞快乐!”

...

爱是想碰触又收回手。

道完祝福马上离去也是克制。起居室里温暖的炉火,悠扬的琴声,一片昏黄暧昧。本就动了心,如何不动情?

晚上她忍不住稍稍放纵,跑到被他“占领”的父母的房间,嗅着满是他气息的围巾,在那整洁的床榻上睡去。这是唯一拥抱他的方式了!

他赴宴回来,驻足她的门前,一门之隔,彼此都在悸动,忍不住转动门把手,多想打开那扇门,还是克制住了。放手回到房间,却发现了她来过的痕迹。

...

隔天忍不住跟着她的脚步来到海边,他站在桥的另一端像是要堵住她的去路!

在桥的彼端看着你,胸中万语千言,但是当你跨过长长的栈桥来到我的面前,我却发现所有的话都堵在了胸口。

不得不说两位演员的表演太过精彩!连观众都觉得要替他们发声了。他也许只是想要表达一下心意,也许只是想要确定一下心意,但是当看到他望着她时深情的眼神,还有什么可说?

捡鱼的手在地上游移,观众们都在心里想着: 触碰一下吧!一下就好呀!可终究是这么近,那么远。

她看了他一眼,沉默地勾好篮子,骑车背向他离去。

“无法跨越的鸿沟,我不能爱你。”

爆炸发生后,他们都醒了。 纵使巴赫知音人,也要面对残酷的现实——这是战争。

两个人都清醒认识到,凭自己一己之力,什么也改变不了,一个能做的只是弹一曲巴赫把你拦在死亡之外,另一个能做的是让你和家人安然无恙地从德军的审讯室出来,护一身周全。

...

结尾处军官看着泪流满面的女孩,满眼的期待,当听见那句“别了”,他没有为女孩拭去眼泪,没有拥抱,欲言又止,连微笑都是克制的,但他整个人仿佛放松了,释然了,然后钻进车子头也不回。

他的克制,不仅仅是知道没有未来和理想的幻灭,也不仅仅是心满意足,也许也是怕自己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圣诞夜的“离开”和听见那句“Adieu”后的离开,才是军官最大的克制。

很多弹幕都说,即使能牵一下手,拥抱一下都能让观众不那么堵得慌。可这不正是高明之处?但凡有了那么一点“突破”,它都不是沉静如海了。

在战争年代,他们没有选择爱情的权力。他看穿了她的沉默,她倾听到了他心海下的波涛汹涌,已然足够。

...

《沉静如海》砸碎了完美的爱情,也砸碎了一个完美的人 。

在电影里,德国军官被赋予了一切美好的特点:高大英俊,文质彬彬,贵族气质,有涵养,儒雅,隐忍而深情。他和女孩一样,在战争中失去了至亲,所以他对祖孙俩的沉默和漠视毫无愠色,每天早晚都会问候屋主,一个人喃喃地说着他心中对法国的热爱、对战争的厌恶、对屋主人的敬意......

但是,他胸前的铁十字勋章和步兵突击勋章也在提醒观众,不论他是被迫参军,或是对被侵略国的人民抱以深刻的同情,在战场上,他依旧是一个坚定服从命令而英勇无畏的军人,有无数人死在了他的手下。

一个没有被战争的狂热冲昏了头脑的艺术家,却不得不在战场上侵略热爱的法国。从小生养在贵族家庭,富有同情心的音乐家,却要在战场上做一名英勇的军人。

当他戴上被颁发的勋章,是不是有勇气向手上沾满的鲜血忏悔?看着好朋友被法国抵抗组织炸死,他要怎么抉择?

在那个时代,人没有真正的人权。

“忠诚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是唯一的选择,没有出路,那就只有奔赴人间炼狱的战场,接受时代赋予的命运。

最后女孩对他说的那句“Adieu”,许多人都看懂了,他微笑是因为感受到了宽恕和谅解,在真正的毁灭到来之前,他的感情得到了回应,他的崩溃和无奈得到了代表着法国的心上人的理解,他无怨无悔,可以欣然赴死了。

最终,女孩也加入了抵抗组织,有人说也许她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才可以探听到一点他的消息,或者单纯地与他产生一点联系。

但是我想,这个如此有民族气节的女孩只是坚定地忠诚于她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沉默的爱已经随着军官的离去而藏于心底,从此,她是一个不再用沉默捍卫国家的人了。

...

2004年版《沉静如海》温柔地选择了用爱情这条更夺人眼球的线来体现战争的残酷,展现了一个贵族军官和如花少女就这样被战争操控、掩埋甚至是毁灭。

Vercors使得 Le Silence de la Mer如此经典,因为他用一个德国军官的理想破灭导致人的毁灭来揭露纳粹的真面目,来控诉战争的残酷。 维尔纳是一位带着容克贵族高傲气质的军官 , 他以德国杰出的音乐家们而自豪,也为了法国熠熠生辉的文化而欣喜不已。

作者没有一味的表现被侵略国人民有多么悲惨,反倒是军官的彬彬有礼完全符合二战时,德国“亲民”的形象。但与此同时他又借用军官好友的口,揭露了德国当时所谓的“亲民”政策不过是狼子野心。他们誓要毁灭法国灵魂,那些伟大的作品和那些美好的文化。

这和军官的想法背道而驰!

他曾想着:“我们德国拥有伟大的音乐家,法国拥有伟大的文学家,他们都是永不熄灭的明灯,是人类史上的光辉。这样伟大的结合会造就一个伟大的新国度。”

读到军官这样的心思,我都不禁为之汗颜,或许是因为我是一个读历史的人,在用上帝视角看着这个故事,但这实在理想得太可笑!然而我们并不知道,在德军之中,有多少位军官也抱着这样的想法。同时,也在最终认清现实之后走向自我毁灭。

战争永远都是反人类的存在,战火纷飞,人不可能被超越,只能被操控。

...

信仰的坍塌、理想的破灭必然会对人造成致命的打击,读到结尾,军官自动请命到东线战场的举动,让人不由得揪住了心。

他永远也无法和心爱的法兰西文化结合,永远无法和这个法国姑娘相守,要么做一个毁灭法国的人,要么以忠诚的方式来毁灭自己。

跳出电影和故事来看,虽然为这段爱情扼腕痛惜,但是又不得不为这位法国女孩感到庆幸。在二战结束后,多少曾与德国军官有过关系的女孩被人剃掉了头发,扒光了衣服,押到街上受到愤怒民众的打骂和虐待,就此丧命。

军官的克制无形中保护了心上人免遭此难。

或许当他倒在东线血泊里时,耳边会响起那一曲温柔的《巴赫平均律》,眼前浮现的是那位默默无语的法国女孩和她那双明亮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