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对泰坦尼克号着迷,我也一样。

也许是因为爱情故事的浪漫滤镜,或许是那艘沉寂在深海里的巨轮本身。能亲眼看到泰坦尼克沉船遗骸,无疑吸引着不止我一个人。所以当OceanGate承诺可以带普通人潜入深海时,我完全理解那几个乘客的兴奋。但见证悲剧过后,内心却是另一种冷静下来的荒谬感。

纪录片还原了一场披着科技和探索精神外衣的人祸。从表面看是一次设备故障,实则是整个团队从管理到执行的一塌糊涂。

就像曾经的雇员所发出的灵魂质问:Stockton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解雇所有提出专业质疑的工程师,让会计做驾驶员,把刚毕业的学生提为主管,还塑造所谓“年轻女性驾驶员”当成公司多元形象的一部分。

泰坦号潜水器看似离我们很遥远,但这种忽视专业、压榨成本的操作逻辑,总让人不禁遐想:如今究竟有多少企业和制度,正是靠着同样的荒谬方式勉强维持着,而它们会不会出问题,只取决于那层“窗户纸”会不会被捅破。 这就是为什么我看完这部纪录片后,不只是为遇难者感到惋惜,更是对整个社会运行方式感到隐隐的后怕。我们以为世界在稳定运转,实际上很难说会不会就像那句调侃—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Stockton最终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但其他人呢?那些被热情、信任和对极限挑战的幻想裹挟而来的同行者,是否意识到他们并非在冒险精神,而是在为他人的无知买单?

探索与自毁,其实真的只是一线之隔。而深海中的泰坦尼克号,也许才是最讽刺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