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还没看过这个观众的电影看到了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是因果报应,看到了豆瓣简介后半段提到的女儿被施暴,那么这个人看电影的时候,可以体会的趣味会大大折扣。

我自己的经历符合第一点,我知道译名是因果报应,但是我完全不知道里面到底讲了什么故事。

所以,我看的的时候,一直带着因果报应的四个大字。

当我看到那个抢劫杀人犯,在女儿生日当天去理发店修胡子的时候,我忽然就被这个埋了大半部电影的叙事诡计给吓着了,之前的猜测是错的,大量的细节开始拼凑真相。

但是,因为我知道这个电影的中文译名,我就不可能不思考,为什么要取这个译名,所以,另一个埋起来的细节:男主的女儿就是杀人犯的女儿这件事,在我看到杀人犯出现在年轻时的男主店门时,就已经被想出来了,这导致结尾的场景对我的冲击力被削弱。

所以我说我不喜欢这个译名。

还有:

男主被叫到电话前,最后一次重复案发当晚的事件时,从他开口第一句,我就按下暂停键,扭头和家属说:“这一遍不一样”

男主说完之后,眼眶快要容不下泪水,对面平时整蛊他的警官,虽然不知道全貌,也被他的情绪所感染了。

很喜欢男主,也很喜欢警督三人组,有点搞笑,又有点正义,盗亦有道。

很喜欢这部电影。很喜欢被误导的大半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