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时的电影不长,我却几次情难自抑,泪盈满眶。为了影片里四姐妹温柔绵密的亲情,更为了导演没拍到的,角色没提到的那些缺失了的爱。是因为失去过,所以格外珍惜,盼望大家都好,因此宁愿放弃自我的一部分,来弥补缺憾,因为自己不圆满,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尽可能的圆满。
大姐幸子:长女如母,她温柔坚毅,将三个妹妹护在身边,承担着这个家庭的门梁,会勉力在乎妹妹们的感情和长辈的生活,却几乎从不提起自己的喜怒哀乐。母亲说幸子的性格很别扭,因为连做母亲的那部分责任也担起来了,也呼应了后面男友告别时,当幸子惋惜小玲的童年,男友说:“你也是一样吧,被夺去了童年时代。”那一瞬间我明白幸子为何会明知道爱一个有家室的人不对,却仍然执迷留恋于这个男人,他不论真懂假懂总算是说出了幸子心里最脆弱的那部分,这就足够了。幸子中学的时候父母婚变,就开始在外婆的照顾下长大,生活中缺失了父亲的依靠和母亲的体贴,她只能尽快将仍然稚嫩的自己磨砺坚强,而后无论是对老房子的守护,对妹妹们的照顾,甚至对梅子酒的坚持,我想她心里也许有一个母亲,没有吵架时候的母亲,还没有离开家的母亲,可以让她赖在怀里的母亲,一直陪伴着她,激励她走下去。当大家调侃她嫁不出去的时候,当和妹妹们谈起临死前最后一刻会想起什么的时候,她心里想起的应该不只是家里的走廊,一定还有父亲、母亲,和不打折扣、充足的爱。


二姐佳乃:勇敢独立,面对生活和工作好像总能果断选择方向然后前进,她无所顾忌的频繁更换男友,给他们花钱借钱,嗜酒如命,一晌贪欢;却也多愁善感,面对亲近之人丧世时她最是难过。电影里唯两次使她没隐藏住内心真实伤口,其一是母亲决定卖房时和大姐的争执,提到了当年婚变的矛盾;其二是得知大姐也喜欢上有妇之夫,姐妹间不欢而散。导演的一笔带过却让她的形象终于完整,她撺掇还在念初中的小妹谈恋爱,说有了喜欢之人生活会完全变了样子,可她自己呢,明知道那些借她钱还要她请吃饭的小男生不是正确选择,还嘴硬的回击大姐说她自己挣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那可怜的佳乃,你又为什么会在失恋后醉酒呢?会因为自卑与怀疑而不敢认真去爱吗?会渴望能有个坚定的依靠吗?如果你仍说没有的话,在坂下先生问你是否有过同样找不到归属感的时候,你为何尴尬沉默呢?

三姐千佳:打眼看去是影片里活的最轻松的一个,也或许最像母亲,爱笑,善良,她积极帮小妹搬家,会记得小妹的特长爱好并且介绍加入球队,会去看小妹的球赛高兴喝彩,面对抛弃了她们的妈妈也毫不记恨并且热情欢迎,她热爱生活,喜欢阅历丰富的店长,爱听故事,她率先打破小妹的内心隔阂,提起她几乎没有印象的爸爸,也会因为得知爸爸也喜欢钓鱼而欣喜。她很像大姐的另一面,就如她只隐约记得父亲曾经带他们去过一次动物园,却不记得更多次的争吵,她眼里永远看到人的好。但她也是孤独的,她对父母几乎是没有概念的,成长中抬眼看去大概只有逐渐衰老的外婆和严厉的大姐,在她对这个世界产生好奇的时候,谁来做她的偶像呢?所幸遇上的是稳重又朴实的店长,给她心里留下了探险,攀登和自由的锚点,她也学着姐姐的样子当起了大人,泡酒、做饭。正如二姐一开始调侃她的,她逐渐长大,她觉得,自己也想要一个妹妹了。

小妹玲子:多么庆幸她在面对姐姐们邀请时果断的答应到“我去”。我不忍想象以她复杂的内心世界,如果没有这样的几位姐姐悉心照顾,她最终会走向怎样的结局。亲生父母的早逝,虚伪冷漠的继母,甚至从仙台到山形,她已经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才是所有不幸的根源。面对姐姐们的好,她不敢提起爸爸,更不敢提起妈妈,只能随声应和着姐姐们的回忆,但有关爸妈的记忆已经是她十几岁的生活经历中为数不多的温暖,除此之外她还能剩下什么,她的早熟、敏感、小心翼翼。当酒桶里有了刻着她名字的青梅,当门框上有了量着她身高的横线,当她逐渐在父亲曾生活过的地方重新找到父亲的痕迹时,她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开始真实的紧密结合。

我想那些觉得这部电影只是单纯的描写美好的观众,或许是未曾真正的体会过并且代入这种原始家庭感情的缺失。如何正确的成长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有的人越发积极向上,也有的人选择消极破灭,我并无主观评价哪种生活态度的对错,每个人对痛苦的反应都是不同的,想得开的时候就春光明媚,想不开的时候大不了醉生梦死。因此我对这部电影感触如此之深,因导演拍出来的温情而高兴,也因那些没有拍出来的孤独而泪奔。特意动笔,纪念这个内心世界波澜起伏但又无事发生的晚上。


2025年2月19日 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