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概总是会有一些仰慕的人,可能或多或少会追一些星,我也曾试图想象在大师的课堂里听一节课是什么感受,无奈想象力算不上好。幸好《无负今日》给了一些答案。
当他推门而入的那一刻,阳光洒在先生的身上,我似乎穿过了屏幕,似乎穿过了时间,坐在了那群好奇回望的女学生之中,我想,这大概是一种蛮幸福的相遇。台上的黎先生用着图解法分析《故乡》中的句子,而台下的原作者坐在教室的最后排,安静翻着书页,而那位站起来提问的女学生问出了“希望,真的是手制的偶像吗?”的问题。这或许就是当年课堂的模样,它是严谨研究的圣地,同样也是自由讨论的乐所。
...
在梁启超演讲的那一幕中,我们看到了可爱的婴孩,也有皱眉细听的僧人,还有花脸都没卸调的角儿,他们可能并不能听清楚,甚至也不一定能听得懂台上的梁启超在说什么,但他们仍然是细细地认真地听。我相信这是在那个年代会有的场景,毕竟那是个民众渴望甘霖的时代,毕竟所谓大学,可以是众声喧哗的讨论场,同样也是没有围墙和阻拦自由之地。
...
我读过很多余华老师的书,也曾听过余华老师的课,他似乎有一种神奇的能力,能够把我们的注意力聚集在他的身上。他讲的话都是那么有趣,就像有人会问为什么是“活着”这个名字,“这个书名很吉利”,余华老师就是这样解释着。而且他对“无负今日”这四个字的解释也是好懂极了:无负今日,能够做到无负今日的话,肯定过去做的不错啊!
...
三个篇章展现了三个时代的课堂,这些课堂有沉静的时候,也有活泼的时候,共同构成了我们关于那些课堂的记忆,或许曾在师大读书的前辈就如片中一般认真地问出过许许多多的问题,或许今天在师大读书的学子们风姿应如是,或许这个学校的精神气质,可能就是在一次次课堂中沉淀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