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解释鸿沟》的第一集,看到组会中学生的提问。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性”,多好的哲学问题啊。丹·扎哈维等一众当代现象学者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地讨论和贡献——如果我们承认意识的前反思性/第一人称给予性是意识的基本模式(basic mode),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各自都从自己的主观性角度来看待世界,那么我们如何能够真正地理解他者?这也涉及到我们对other minds的哲学讨论:我如何知道存在具有感觉、思想以及心灵属性的其他being?这些问题可以走向意识研究,可以说是属于心灵哲学的范畴,可以进一步研究自我以及他者,继而也有机会走向伦理学。无论是从现象学和分析哲学出发,进路都非常宽广,然而很可惜的,这个学生没能在组会上得到应有的哲学引导和沟通。
陈嘉映后面说的很对,我们不该把人生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写学术论文上。但在这个片段里,他阻止地似乎不是对现有僵化学术体制的服从,而是根本的哲学思考。一个选择走向哲学的人是没有办法停止思考哲学问题的。如果她不在意这些问题,她又为什么偏偏要走向哲学呢?
如果说做纪录片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哲学思考和讨论普遍化起来,那就更应该展现职业哲学思考和沟通的原貌,而不是将重点放到人生的感悟和建议上去。何况,这位同学组织自己观点的方式可能比较私人化,但这的确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哲学问题,就像我刚说的,它的可能性非常多,如果好好做,能做的非常有前景。
有经验的哲学家应该试着在私人的经历和困惑之外,看到这个问题的哲学意义本身,这才是哲学讨论应提供的功能,也是为什么哲学新人需要老师。不然,她只需要书本就可以了。
针对组会中的一些哲学观点,我也有不同的看法,例如陈似乎把“分析”与“还原”等同了。在意识研究中本就有反对还原论的哲学家,而且数量极多,我本人就认为主观意识是不能够被还原和否认的,因而对意识进行还原(无论是还原成物理现象还是本体论还原),都没有办法恰当地解释意识。
此外,还想提个意见,我觉得哲学纪录片这个想法是非常非常好的,我很开心看到有人在做这样的事。但哲学讨论最好用线性的剪辑方式来表达,因为哲学讨论最经典也是最有意义的部分就在于论证的过程,如果剪碎了,语境就没了,哲学讨论也就失效了。如果不熟悉哲学的观众怀着期待看了哲学纪录片,却看到哲学讨论就是语境不明、自说自话、烟雾缭绕、缺乏共同理解的话,他们会对“哲学”和哲学家的工作有误解的。